筑爱心理丨天才和疯子的距离——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抑郁容易出天才,但天才不一定有病
治疗或可能削弱天才,但自杀身亡更可惜
狂暴情绪中心智的恶疽
对光和气难耐的渴求
烧灼着心灵
而令人曾恒的牢笼
用它害人的阴影
损毁了
阳光之人
跨越闪动的眼球
通往大脑
带着一种强烈的沉重和苦痛感
"
——英国诗人 乔治·戈登·拜伦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
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用不同于常人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而这样的特点与精神病人非常相似。某些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基因,与创造力是非常相关的,所以与一般人比起来,从事创造性工作(尤其是作家)的人更容易弭患精神疾病(从事会计和审计工作的人,则绝无仅有)。
此外,那些父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家庭,后代更容易出现艺术家和科学家。而众所周知的是,所有的精神疾病都有明显的遗传性质。
以上的研究结论来自瑞典卡罗林学院。这项研究跟踪了120万病人和他们的亲属,甚至包括远方表亲,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研究结果发表在2011年11月的《British Joumal Of Psychiatry》上。
目前为止,这是创造力与精神疾病的关系方面最全面的研究。

“双相情感障碍”这个名词对于普通大众是非常模糊的,实际上,双相情感障碍还有另一个名字——躁郁症。这个名称就比较好理解了,不容易引起歧义。躁郁症,顾名思义就是又躁动,又抑郁。
精神医学将双相情感障碍界定为精神疾病,是因为当人处在躁动状态时(学名叫躁狂,下文按此名),会没有来由地感到兴奋和激动,感觉像是有千军万马在一望无涯的草原上恣意驰骋,扬鞭万里,豪情万丈,连续好几天都处在这种激越的状态里,无法平静下来。与此同时,当事人还可能会觉得自己像超人一样无所不能,夸大自己的能力,满心满脑都是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当事者对很多事情都失去基本的判断力,无法合理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因此显得莽撞,幼稚,冲动。
可是没过多久(可能一周或两周,还可能半天或一天),当事人却又感受到异乎寻常的情绪低落,感觉自己像是进入了一个灰色的闷罐子,四周一点阳光都没有,浑身有气无力,几乎连呼吸都觉得需要耗费很多的力气才能做到。他还可能同时觉得自己很差劲,一无是处(与先前对自己的评价形成鲜明对比),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没有希望,对一切都失去兴趣,因而可能有自杀自伤的念头(有时会付诸行动)。
当事者不断在这两种状态里转换,无法控制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内心有极大的痛苦。

有些人能看到自己前后变化如此之大的状态,可是却像是不会游泳的人跌入深水后又被长长软软的水草缠绕住双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不断下坠却无力动弹;有些人则完全对自己的状态不自知,只是让本能牵引着自己无序前行。
由于无法自制地在两种极端的强烈情绪里徘徊,双相情感障碍者的生活时常显得一片混乱,
比如他可能同时开始做很多事,可是每件事都只做了一半就放下;
比如他可能同时开始多段情感关系(也可能只是性关系),可是每段关系都无法深入进去;
比如他可能忽然做出一些决定,然后抛下乱七八糟的结局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走开……
而这一切,不过是他内心异常混乱的外在投射。

有如心跳一般,人的情绪也不是一条生硬的直线。顺心如意时,人们感到愉快、轻松、心情像鸟儿飞过晴空;遇到挫折时则常感低落、沉重、心情好像暗淡的阴天。情绪的正常波动是可控的,也不会影响日常生活。
但有些人,情绪就像过山车,一阵子没来由的愉快、兴奋、感到自己无所不能;又一阵子心情低落、没精力、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情绪的剧烈变化不能自控也非常影响生活。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事部和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共同推出了一部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精神卫生系列科普动画,希望大家通过观看能更直观的对双相情感障碍有所了解。
https://mp.weixin.qq.com/s/mnnhr7ySUsN_9HcOHELOOQ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