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爱课程丨无意识研究系列中法研讨班
- 关于无意识研究系列中法研讨班 -
自2004年至2017年,
一些法国的分析家Monique Tricot(特科)、Pascale Hassoun(阿苏)、 Èric Didier(迪迪耶)
......
曾来到成都,以小型讨论班的形式,与临床工作者及精神分析爱好者,教授并传递关于精神分析的理论与实践。
二三十人,围桌探讨,
由临床的疑问,深入至理论的考究,
这样小型的传授的方式,令许多从业者受益匪浅,并在随后执业的道路上反复温习。
于是,无意识研究系列研讨班成为了我们启动的第一个项目。
筑爱心理丨无意识研究系列中法研讨班
(第一轮)
课程主题:儿童精神分析的临床
- 研讨班设置 -
课程由带领预习 → 授课+督导 → 温习回顾三个阶段展开
一年三次集中地面研讨班
每次3天完整的学习
每天上午主题研讨课程
每天下午法方老师现场督导
每次研讨班之前两次带领预习,在地面研讨班之前对法方老师的理论知识与难点进行相关的介绍。
在地面研讨班结束后两次带领温习回顾,对重要的课程内容加以复习,对无法消化的内容进行答疑。透过国内目前没有译本的经典个案与下午督导的以及老师引介的案例,一切发现结构性的共变元素,完成学习的收尾与总结。
- 研讨班课程信息 -
✎ 带领预习(线上):2019年12月7日、14日 9:30-11:30
✎ 地面研讨班:2019年12月20、21、22日(周五、周六、周日)全天
* 研讨班上课地点:成都市武侯区万象南路699号 佳辰国际中心
✎ 带领温习回顾(线上):2019年12月28日、29日9:30-11:30
本次研讨的整个工作临床维度是符号界,透过参考两个拉康第一个研讨班中的儿童精神病的个案,以三个逻辑时间来开展对比,并且引入基本的临床性的工作策略。
1.研讨班内容简介:
1.1. 引言:自从弗洛伊德以来在精神状态中精神分析所处置的被标定为“普通”的事物
1.2. 三个临床术语:结构(不变量)、形式和结构的外显状态(变量)
1.3. 作为成人精神病的典范Schreber个案相对比,儿童的精神病典范:拉康在其第一个研讨班中提到的迪克和罗伯特个案。
第一个案例是作为普通精神病典型,第二个案例是发作后的精神病典型
2. 看的瞬间
我们会透过拉康在博罗米结的临床引入的符号、想象、实在三界来理解罗伯特个案,在个案处置的不同时刻我们以不同的博罗米结予以表征。
3. 理解的时刻
我们会研究克莱因著名的迪克个案,同样以扭结理论为依托,如果可能的话,去检验拉康早期的镜子阶段来对该个案予以阐释。透过迪克个案,如果有时间,我们还能简单引介的欲望图来安顿到博罗米结上,来建立拉康早期和后期的这两个模型临床诠释功能。
4. 结论的时刻
此次研讨会的结论时刻,学员可以积极参与和自己提出解释,甚至透过他们所选用的扭结来帮助理解这两例个案。
Ana Victoria Saldarriagav
与儿童青少年机构工作近二十年,巴黎第八大学精神分析博士
巴黎第八大学精神分析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儿童和青少年的普通精神病的临床》
巴黎第八大学精神分析硕士,论文题目:《精神分析临床中的目光与声音之间的关系》
曾在哥伦比亚麦德林安蒂奥基亚师范大学任教30年、安蒂奥基亚大学语言学和文学专业讲师,为期17年。现为安蒂奥基亚大学文学系的精神分析基础理论教员。
精神分析专业论著:
-
《符号界与实在界:从语言之语言以及从语言到“ lalangue”》——发表于2013-2014年博士学院博士生的交流日,2014年6月10日 巴黎。
-
《并非21世纪的实在,但仍然持续》——世界精神分析协会第九届代表大会上的发言稿, 2014年4月14日至18日 巴黎,并于2014年10月以西班牙语发布于NEL的Bitacora Lacaniana评论中。
-
《存在的激情,主体的实在之痕-神经症中对欲望的解释逻辑》——在南特临床科的Jean Louis Gault的讨论会中引介, 2014年1月18日。(西班牙语版本发表于Revue Affectio Societatis安蒂奥基亚大学精神分析系刊物,哥伦比亚麦德林 11卷,2014年7月21日至12月)。
-
《Elian案例或儿童进入语言世界的途径》——哥伦比亚共和国银行图书馆-路易斯·阿兰戈(Luis Angel Arango)网站上以西班牙语发布, 2013年11月29日 哥伦比亚波哥大。
-
《存在或不存在,这是认同的问题》——发表于新拉康学派日,2010年11月6日 波哥大。
-
《在弗洛伊德的身份认同,从拉康教义开始》精神分析入门课程——发表于新拉康学派-Medellin分部,2010年9月1日。
-
《在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哈德良的回忆>中,哈德良皇帝父亲的身影或形象》——发表于于2009年9月30日在NEL-麦德林举行de 精神分析和文学会议周期的会议,会议主题为:哈德良回忆录,对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工作的精神分析读物。
-
《从自恋神话到拉康拓扑学中的爱若思和普赛克的神话》——发表于安蒂奥基亚大学心理分析系“拉康的拓扑学”研讨大会,2008年9月 麦德林。
-
《对一例罹患妄想痴呆的中国个案的妄想演变之分析》——《国际精神分析期刊》2017年11月录用
-
巴黎第八大学Fabienne Hulak教授编辑的Lire Lacan au XXIème Siècle (在21世纪阅读拉康)一书,撰写章节《中文的书写和精神分析的中国实践 作者:张涛》——Champ Social出版社,巴黎,2019年6月
-
巴黎第七大学Mareike WOLF-Fédida教授编辑的《Bilinguisme et Comique》(双语使用者的临床与喜剧)一书中合作撰写章节《 回到伊甸园:精神病主体的反异化道路》
参与译作:
第二次研讨班
研讨主题:自闭症的临床
时间:2020年4月-5月的某个周末
法方老师:

多尔多重要弟子,曾与多名重要的拉康派弟子合作办儿童相关研讨班
巴黎18区儿童-父母心理接待机构“绿房子”的创始人与负责人
塞纳河畔维提市医学-心理-教育中心(CMPP)临床心理学家
工作经验三十多年,主要从事婴幼儿心理临床工作,以及缄默症、自闭症儿童的心理治疗。将从个案角度来展现重度病理儿童的临床工作,引介多尔多以及拉康派Lefort夫人的几个关键临床概念。
第三次研讨班
研讨主题:关于儿童临床中的诊断问题
时间:2020年8月-9月的某个周末
法方老师:神秘大咖
特别教学计划
研讨主题:儿童精神病研究
时间:2020年暑期的某个周末(2个全天)
老师:
鞠睿
巴黎第七大学精神分析学博士
四川大学精神分析方向硕士、巴黎第七大学精神分析硕士
在儿童心理机构Babillo和Vitry的CMPP开展多年的实习和临床工作
* 特别教学计划是中法研讨班课程的免费福利。我们首先邀请到的是巴黎第七大学的鞠睿老师,进行2天关于儿童精神病的案例的课程,丰富中方的主题教学。
本轮课程进行中将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特别教学课程,敬请期待!
- 收费和报名 -
第一轮三次课程:8640.00/人
一轮三次课程连报特别优惠:
7880.00/人
*地面研讨班课程在成都进行,课程期间食宿及往返成都交通费需自理。以上费用均不含税费,如需开具发票请联系课程秘书。费用一旦缴纳,概不退费。
①向课程秘书索取报名表格
完整填写报名资料并回传
②等待3个工作日进行报名审核
③收到审核结果通知后,
缴纳课程费用,报名成功!
咨询及报名请戳课程秘书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