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那些越活越从容的人,都喜欢花时间做这件事

 

有句话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简直不能同意更多。
 
☞婚姻难:很想用心经营,却不得其法,再好的感情都变得冷淡;
 
☞育儿难:总想给孩子最好的,可孩子总是“对着干”,自己也束手无策;
 
☞赚钱难: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压力山大,生病也不敢轻易请假;
 
......
 
幸好,成年人也很少轻易放弃。
 
所以你看,身边人几乎都在一边焦虑,一边和生活苦斗。
 
朋友余余,就是其中之一。
 
不同的是,她最终从困境中找出转机,不再被焦虑淹没,真正活出自我。
 
现在的余余,和丈夫在老家经营一间小餐馆,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准备。
 
可不论她怎么忙里忙外,脸上始终都是笑意满满,让人如沐春风。
 
充满能量和活力的样子,不断触动着我。
 
要知道,两年前的她,可完全不是这副模样。
 
那时候,丈夫突然被裁员,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低谷。余余就像一个上紧了发条的人,时刻都在运转,身心疲惫也不敢停下。
 
柴米油盐,没还清的房贷,孩子的辅导班费用......焦虑不安时刻笼罩在她的心头。
 
直到某天,她累了一天回到洗澡,洗到一半却发现,花洒坏了。
 
就是这样一件小事,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一瞬间,她憋了很久的委屈和疲惫全都爆发了出来。
 
听到她在洗手间的动静,丈夫和女儿都赶忙过来询问她的状况,女儿更是不停安慰妈妈: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
 
余余慢慢冷静下来之后,看到这个场景百感交集,她突然问自己,难道我就想一直这样下去吗?
 
当然不!她内心响起了坚定的回答。
 
于是余余开始尝试各种改变,在家种花、练书法......,可总觉得学了也没啥收获。
 
在最迷茫的时候,有个朋友推荐她说:“不如和我一起听书吧。”
 
余余一瞬间眼睛都亮了,年轻的时候她就爱读书,可这几年都顾不上自己的喜好了。
 
于是欣然接受了朋友的建议:
 
☞做家务时,听《如何在爱中修行》,她看到了自己在亲密关系中常常会犯的错误,逐渐学会用爱来完善自己,从而提升自己爱的能力;
 
☞等车时,听《逆商:我们该如何应对坏事件》,她看到自己在面对逆境时的迷失和手足无措,才慢慢懂得让挫折成为成长的资源,让逆境成为力量源泉;
 
☞睡前,听《心灵的疗愈力量》,她知道了如何达到“内在的平静”,能够让内在一直维持在“回忆起的幸福”状态中,为健康带来正面影响;
 
......
 
不到一年,她就听了上百本书。
 
在好书的滋养下,她的心态变得平和,情绪不再焦躁、婚姻家庭也变得更加幸福。
 
虽然现在每天依然忙得脚不沾地,但这种脚踏实地的安定感,让她倍感知足和幸福。
 
 
 
余余说:“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觉得给我帮助最大的,还是心理学类书籍
 
我的情绪管理、应对焦虑的方法、自我认知、家庭亲子等等难题,原来都被心理学家写在书里了。”
 
最让她开心的还是,女儿和丈夫也在她的积极引导之下,开始发生转变。
 
丈夫开始谋划起了开小饭馆,女儿跟着她一起听书,不仅成绩好,还特别贴心。
 
都说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更没有白读的书。
 
你在读书上花的时间,都会在未来某一个时刻得到回报。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