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人心中《隐秘的角落》为何会让爱走向毁灭?(1)

最近《隐秘的角落》这个电视剧评价非常好,当我看了之后,第一感觉是很惊喜,因为它很真实地呈现着每个人的内心活动,太适合分析了,这就是残酷的真实,也可以说每个人内心的真情实感,他在表达着一种感觉:对爱的渴望,对于分离的恐慌,也就是失控。
 


 

失控源于怕被抛弃

 

张东升可以把岳父母推下山,把妻子用药杀害,这仅仅都是他最不能接受得莫过于被抛弃,因为他需要“一个家”,至于这个家是否有爱,大家情感有交流,他不懂,也做不到,但他要得就是想象中“完整的家”,当有人要破坏他心中的平衡时,他要做得就是毁灭对方,在对方抛弃他之前,一定要先把对方杀掉,这样就可以规避了被抛弃的风险。

 

这是一个人内心婴儿部分的残酷性,“我要一个自大控制感的爱,竟然要被抛弃,绝不容忍。”

 

张东升是在见诸行动地把这部分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也可以说是他的内在创伤在外在关系的表达,在这部电视剧里并没有细致地描述出他的成长经历,但从他表现出来的形式看,或许在他内心世界里充满了对抛弃的愤怒感,他在外在关系里彬彬有礼,谦谦君子,处处可以看到他的忍让,仿佛是个没什么攻击性热爱家庭的好男人。

 

但这只是他的外部,一个人看上去特别好的时候,也许是他的攻击性悄悄地酝酿在心里而已。他需要用谦让,对你好的方式来控制关系,你如果回报给他还好,如果你一旦打破,对张东升就是巨大的失控,因为在他心里“我把一切都给了你,毫无保留,你竟然还要背叛我?”

 

 

如果从内心角度理解就是他需要得是受他控制的“自体客体”,不需要一个跟他不一样想法的“另外一个人”。他所做的都是在维护着他内心里的理想化的家,那是一个即使没内容,但有外壳的家。

 

 

伪装源于渴望被爱

 

朱朝阳,还真的像是张东升的原初版,父母离异,跟随母亲生活,有着太多难以言说的委屈,看着同父异母妹妹所享受得待遇,他当然嫉妒,而他的那个妹妹,在不慎从楼跳下来之前所说的话也足够真实刺痛彼此的痛处,“爸爸告诉我他只爱我,他不爱你。

 

多么的真实,这是所有家庭里孩子都在无意识里竞争想得到的东西,“我是否是那个最被爱的孩子”?

 

大家都在议论朱朝阳“黑化”的那个部分,当他知道了爸爸正在录音时,他的镇定如同在演一场戏,关于“一个好儿子”的最佳角色,这也许有着意识层面的刻意,但还包含着一个孩子的忠诚,因为他不想打破“看上去和谐的关系“,更是因为他害怕失去即使不合格,但也存在着的所谓的“爸爸”。苍蝇再“恶心“,但在朱朝阳心里,他也不想因为这只苍蝇,而毁了爸爸在自己心里的那份完整的“甜品“,也就是爸爸这个特有位置的“爱“。

 

当朱朝阳的爸爸死了,他依然告诉妈妈他取得好成绩时,看上去如此无情与隔离,但他需要继续表演,失去了父亲,他必须以自己的方式保存好母亲对他的爱和期待。在他的世界里,即使自己委屈压抑,也不能失去那“想象中的父母之爱”。

 

插一句题外话,经常有人说,为什么家里最被忽略的孩子是长大后最孝顺,照顾父母最多的人呢?那是因为这个孩子被长久忽略后,他的无意识越是希望更改这个感受,去努力做,希望去证明内心曾经的感受是假的,父母是爱他的。

 

回到朝阳这个孩子身上,当妹妹死了,父亲给了他很少有过的父爱,为了这份难得的爱,可以撒谎,可以委屈,怎样都可以,因为有了爱。看上去很多匪夷所思的情节,里面都包含着一个人内心的渴求,为了获得一份“唯一的,被重视的爱”,他做个维护爸爸的“好孩子“又有什么不可能?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