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孩子要做网红,这位妈妈反应亮了:一句话如何改变一个人?

 

01.

妈妈,我以后可以当李佳琦吗?

 

 

最近,一段妈妈与孩子之间的对话流传于网络,深深吸引了我。

 

对话大致如下——

 

疫情期间,这位妈妈观看了朱广权与李佳琦跨界合作的直播活动。

 

观看过程中,儿子突然向她发出疑问:

 

妈妈,我以后想当网红,想做李佳琦,可以吗?

 

大多数家长,遇到这种问题,往往都会措手不及。

 

而这位妈妈,却做出了一个不错的示例。

 

她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循循善诱地让儿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想当李佳琦,而不想当朱广权呢?”

 

儿子回答:“因为李佳琦很火,在直播间里说说话,就能赚很多钱,还能和好多明星在一起直播。”

 

妈妈略微沉默,又紧接着问儿子:“你想做哪个李佳琦?”

 

儿子一头雾水,李佳琦不是只有一个吗?

 

这位妈妈随后拿出了两张照片,分别向儿子展示出了李佳琦所经历的两种境况:一张光鲜亮丽,是李佳琦成名后的直播状态;一张黯淡无光,是李佳琦成名前在隔间做直播的状态。

 

妈妈说:孩子,你想成为的,只是那个光鲜亮丽的李佳琦。

 

她和儿子分析:李佳琦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他默默付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汗水与努力。

 

他一年做389场直播,并曾在一场直播里连续试色380支口红,试到嘴唇干裂。

 

有时忙碌起来,他还要十几小时不停歇地连轴转。

 

不过虽然李佳琦的成名路充满了艰辛,但这位妈妈,却并没有一味地对儿子进行打击。

 

接下来,她和儿子说:

 

之所以告诉你这些,并不是不认同你的想法,而是想让你知道,如果你能认定目标,吃下这份苦,那么无论你今后选择做什么,妈妈都支持。

 

看完这段母子对话,我也感慨万千。

 

毕竟,大多数父母在听说孩子想当网红后,恐怕第一反应,都是急于否定。

 

可殊不知,就是在这些一时兴起的“荒唐”提问里,隐藏着孩子们对自我的认同和对未来的渴望。

 

还好,也有不少父母,能够在了解孩子真实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自己做出决定。

 

例如对话中的母亲。

 

她的孩子未来还会有很多个梦想,还会有很多个奇怪的关于世界的提问,但她的回答总能给孩子的梦想铺上一条广阔的路。

 

也许其中的某个梦想,就成了孩子毕生的追求。

 

只要孩子的梦想被家长重视,就有可能会照进现实。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