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整成自信的状态?
小琳从小被讽刺情商低,不会说话。有一次电视台实习,她还和做后期剪辑的老师起了冲突。
因为觉得自己“不会来事儿”,怕丢脸,所以遇到很多和人交流的机会,小琳刻意能躲就躲。
之后人际关系更加淡漠,甚至有几次因为回避沟通,关系一度很紧张。
其实,当人处于低自尊状态时,一旦面对有挑战的场景,就会下意识地视之为危险信号。产生消极的预期。
从而会像小琳一样逃避、过度防卫,却不能解决问题,从而验证消极的自我认知,恶化低自尊的状态。
因此,要打破低自尊的恶性循环,需要根本上需要改写对自己的核心负面认知。
有时候再优秀的人,也禁不住会受到外界负面评价的影响。当外界的负面评价,像潮水一样铺天盖地向自己袭来时,别忘了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比如,一个人评价“穿衣服土”这是观点,而“今天只是穿了一件颜色浓度比较高的运动裤”这才是事实。
只有认清观点和事实的区别,才能让我们不再受到他人负面评价的捆绑。进而,形成相对客观的自我认知信念,滋养内心。
一个朋友,现在已经是大学里的小提琴老师了,可是,早上还是会被妈妈的微信消息震醒:“再忙也别忘了练琴啊。自己啥水平要清醒点。”
就像这个朋友,优秀的人对自己不满意,是因为总盯着自己有待进步的地方。甚至“以己之短,比人之长。”
有人担心肯定自己之后,会变得懈怠,不上进。可现实是,一个包容支持的氛围,同样可以让人完成自我实现。唯一的区别,就是更从容放松了。
或者你可以模仿去年流行的夸夸群,时不时给自己吹个彩虹屁,多开心啊。
要是有发抖音、微博、朋友圈的习惯,也可以在这些社交平台上着重记录自己的一些进步和成长,强化自己对自身优势的感受。
一个自卑到经常坐在角落里的小透明,忽然要她站到人群中心去,压力肯定是很大的。
慢慢来。就像上文提到的那个觉得自己不会说话的小琳,下次有朋友喊你聚会,先别一口推掉,看能不能试着去一次。或许,结果没你想象的那么可怕,不是所有人都会齐刷刷地讨厌自己。
一旦生命积累了新的体验,旧有的“过度防御但实际并没有什么作用”的行为模式就会被替换掉,悦纳自己的能量便会流动起来,自尊水平也会逐渐提升。
很多人低自尊的核心信念是觉得“我不值得被爱”,“我不配”。
可是就像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说的:“万物生长,各自高贵。”
你不是谁的累赘,无论活成什么样也不是废物,你是生命的礼物,人间的宝藏。
每一个人都潜藏着无穷的小宇宙,能量爆棚,只有你看得见Ta。好好关怀自己。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