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爱心理丨如何克服认知失调1
关于认知失调,你可能在一些生活压力或者与紧张有关的话题中听到过。
其实认知失调就是意味着你的思想不和谐。这个词已经被使用得相当广泛,但它的真正根源在于心理学。
在认知失调的情况下,你无法分辨清楚对与错的界限,你总是会从一个角度跳到相反的角度,很难坚持一种观点。这就是事情变得不健康的地方。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认知失调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克服它的简单技巧。
什么是认知失调?
理论上,认知失调是一种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会经历非常矛盾的想法。当这些相反的想法同时存在时,这个人就会经历精神和身体上的不适,这很正常(大家应该有过类似的感觉)。
也由于大脑内部的想法并不一致,所以这个人无法支持一个观点。而这种思想、情感和信仰上的不一致性几乎影响着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就是在大脑中发生的事情。但在现实生活中,认知失调要更糟糕,也更难处理。
与这种精神状态相关的一个常见例子就是吸烟。
大多数吸烟者都很清楚烟草的危害。每包香烟上也都印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字眼。然而,吸烟者会继续采取行动反对这一认知。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没有看到一个明确的真理。即使现实是显而易见的,这个人也会选择忽略它。
然而,罪恶感却会一直影响着他们的内心。这些人无法进行理性思考,同时这也会对他们的工作、个人健康和人际关系造成不利影响。
是什么鼓励我们去解决认知失调?
尽管认知失调是个问题,但它是一种自然机制。
每个人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而通常情况下,让行动与你头脑中的信念一致需要时间。在此期间,大脑会一直处于不协调的状态。
假设一个人一直都在吃乳制品。那么你绝对喜欢鸡蛋和牛奶。但是在你20多岁的时候,你开始听到素食主义者的概念。那么每当你再次吃鸡蛋或牛奶的时候,你就会意识到自己是素食主义者,继而让自己感到内疚。
这种不适和不安的感觉有时也会引起身体上的痛苦。经历这种失调的人会很自然地想要调整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动来摆脱这种不安。
也就是说,认知失调会自然而然地促使一个人根据他们学到的新信息开始行动。如果这种情况没有发生,新的知识就会被排斥并被逐出大脑。
这是一个持续的循环,在这个循环中,人们学习新的东西,如果认知与这个信息相矛盾,就会感到不舒服,并做出无意识的努力去解决这个矛盾,然后这个循环就会继续下去。
这种失调对一个人的负面影响很大,因为他觉得自己可以控制相反的情绪和行为。如果有选择的控制权,但这个人仍然选择对抗情绪和想法,负面后果就会更强烈。
实际上,完全摆脱失调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你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你就可以避免这种不和谐影响你的生活方式。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