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人我之间』第六章 心理机转3


二、投射

 

个体有时企图去分化想要什么与不想要什么、好与坏或干扰自体与客体的分化。当一个人把自体不想要的那一部分归因到另一个人身上,这就是投射(projection)。如果投射涉及到外在客体时,这个定义是最清楚的,但是一些理论论述者也会把投射到内在客体的状况称为投射。

 

投射是借用来的名词,以电影的投影机来做类比。基本的元件如软片、灯光、透视镜都在这投影机里,不过影像却是放映到外面去,映在荧幕上面。形成外在现实的样貌。在我们的心理生活中,我们可以在其他人身上见到我们自己的内在状况。

 

在临床实务中,很容易观察到投射。

 

A.B.是个三十一岁的律师,是一家知名的法律事务所的新进成员。苦恼于自己过度的嫉妒,他开始接受心理治疗。他相信自己的担心与害怕并无根据,不过这些担心与害怕持续的影响他和妻子的关系。他和事务所里的资深同事在相处上也有困难。

一天晚上,他梦到老板把他判刑入狱。“他陷害我,”他说道,“我只知道这只是个梦,不过我认为这家伙试着要逮住我。因为M的案子,他现在对我很生气;不过他本来就一直对我怀恨在心。”这位患者巨细糜遗地描述他的雇主怨恨他的证据。

几分钟后,精神科医生说:“如果你是雇主的辩护律师,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他是无辜的?我并非暗示他是无辜的或者不是,我只是想知道,你所看到的问题,另外一面又是怎样呢?”

这位患者详细描述到,这位资深成员是个善良的主管,他对新进成员提供指导并且约束野心勃勃的新进同事,如此一来,他就可以发挥出作为一位顶尖律师的技巧。“假设他是出于自私,”患者结论到,“这未必是出于个人的,他有权利保卫自己的势力与特权来维持生活,如你所知,过几年就轮到我了。”他说到,然后停顿了一会儿。“或许,我是想把他送到监狱里,然后接下所有的好案子。”他笑到,“我曾经对他大发雷霆,因为他不给我足够的案子,使得我不能照我自己想要的速度前进。”

“是,你是个很有野心的人。”治疗者说,“而且你也看到周围人们的野心。”

“野心有错吗?”他反问。

“野心使得你走的这么远,也带给你许多成就。现在你很担心我会批评野心的坏处。”

“我知道你接下来会说什么。我是个好批评的人而且我看到周围的人们对我的批评。”

“你是这么想的吗?”治疗者问。

“我对这感到很惭愧,这样不好。”

“你现在批评起自己了。很想知道你为什么对自己这么严厉。”

 

AB把自己的侵略、竞争性投射到老板身上。正如他所发现的,老板没能让他早点成功时,他就对对方生气,并且认为这家伙想要“逮住他”。在治疗时段里的稍后,他认为治疗者很严厉的批评他,事实上,是患者严厉的批评自己。他将自己内在感觉与态度,归咎于他人身上了。他投射了自己的某个部分到他们身上。而外在的客体未必具有它所归咎的特质。就算他的老板曾经“逮住他”,而且他的治疗者曾经严厉的批评他,他仍然将自己的部分,归咎于他们身上。他确确实实投射了。

 

妄想性精神病或是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会投射出强烈而具敌意的冲动。他们可能因而在周遭一切之中感受到自己的攻击性冲动,所以觉得有个邪恶的阴影要对付他们,任何人否认这些阴谋的存在,就可能是共犯。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