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人我之间』第六章 心理机转13


五、理想化与贬抑

 

理想化(idealization)与贬抑(devaluation)和分裂都很相近,但均涉及自体与客体经验之间些微不同的安排。自体与他体之间、好与坏之间的分化发生时,将会产生四种可能的互动单元。好的自体、坏的自体、好的客体与坏的客体可以被安排在各种不同的组合之中。在分裂中,分化出现在好——坏的线上,好的自体与客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单元而坏的自体与客体形成另一个单元。在理想化与贬抑中,好的(good)与自体合成一个单元,而坏的(bad)与客体形成另一个单元。

 

分裂的客体关系单元

好的自体—好的客体

坏的自体—坏的客体

 

理想化的—贬抑的客体关系单元

好的自体—坏的客体

坏的自体—好的客体

 

在治疗中,患者有时会觉得依赖、不健康而且需要有力的、理想化的治疗者协助他获得健康。其它时候,这种偏向会反转,患者觉得自己没有问题而不需要治疗者,或者甚至认为治疗者是没价值,无能为力的。造成前述这种理想化与贬抑变换(也就是在每日生活中,不断地改变自体与他体各个部分的评价)的原因是极端的感觉。如同名词字面上的意思,理想化是视自体或客体为完美的,而贬抑则是认为他们毫无价值。由于它极端的偏向,理想化与贬抑是不稳定的心理机转,和分裂一样。

 

在许多治疗者的经验中,患者向他们抱怨他们之前治疗者的无能——而现在他们找到了唯一可以帮忙他们的人,可是,不考虑这位被理想化的治疗者的外在性质,这些治疗者终究会被同一位曾经理想化他们的患者所贬抑。

 

M.J.是个二十六岁女性,首次和一位年轻女性心理师见面。她抱怨有时候会感到不真实并且常常觉得忧郁想自杀。她看过三位男性精神科医师。一位想开药给她,这让她觉得被侮辱。而其他两位就是不了解她。她不想再看精神科医师了,因为他们都是敏感度不够的人,只会医疯子。她不想找男性心理师,因为男人不可能了解女人的问题。

 

心理师警告患者,“有一天,你或许也会对我感到失望。有时候,这是治疗的一部分。如果发生了,你要提出来和我讨论并且尽可能地坚持继续参与治疗。”

 

“噢,当然,”患者回答。“我可以和你谈任何事。”她直言无讳地说着,她接下来表示眼前这位治疗者有多好而且她很快就会觉得好多了。

 

这位心理师所做的预测通常会帮助患者留在治疗里面。不过,这对M.J.还不够。在六周后,她宣称已经好了。她想要停止治疗。治疗是很有趣,不过没有帮助,有帮助的是一本介绍如何消除自责的书。现在她没有罪恶感并且生活好极了。新的远景在她面前展开——或许治疗者也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帮助?她重视治疗的程度有多少,可以从她拒绝付费而得知。先前被理想化的治疗者不再具有什么价值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