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筑爱心理 | 好奇心的负面效应

人类的求知欲如此强烈,以致于明知道最后的结果会让自己受伤,却仍然为了满足好奇心而去寻求答案。

为什么人们喜欢打探前任的新恋情、阅读负面的网络评论,以及做其他一些明显会让自己不开心的事?

 

一项最近发表于《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研究表明,这是因为人类对不确定的事物有一种天生的想搞清楚的内在需要。

 

该项新研究显示,人类的这种需求是如此强烈,以致于明知道最后的结果会让自己受伤,却仍然为了满足好奇心而去寻求答案。

 

通过一系列实验(一共4个实验),美国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Booth School of Business)和威斯康星商学院(Wisconsin School of Business)的行为科学家,测试了学生为满足好奇心而接受不愉快刺激的意愿有多强。
 



 

在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将学生带到一堆笔面前,并声称,这些笔都是之前别的实验用的。

 

其中有一半的笔在被按时会释放电击。

研究人员告诉了27位学生,哪些笔会造成电击;而对另外27位学生,则只告诉他们,有一部分笔会造成电击。

 

当单独位于房间时(并不知道自己才是真正的实验对象),相比那些了解情况的学生,事先不知道哪一部分笔会造成电击的学生,按动了更多的笔,也遭受了更多的电击。

 

随后,研究人员又测试学生对其他令人不快的刺激的反应,包括指甲划过黑板的声音和模样令人厌恶的昆虫的照片,结果学生都表现出了类似的行为。

 

论文合作者之一、芝加哥大学的奚恺元(Christopher Hsee)教授说:探索新事物的动力深深根植于人类内心,不逊于人类追求食物和性的基本动力。

好奇心常被认为是人类的一种优良本能——比如,它可以引导新的科学发现,但有时这般的探寻也可能会适得其反。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经济学、心理学教授乔治·勒文施泰因(George Loewenstein)是研究好奇心的先驱,他说:“好奇心可以导致人类做出自我毁灭的事情,洞察到这一点意义深远。

然而,病态好奇心很有可能会“负隅顽抗”。

 

在最后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让一部分学生先想想看过恶心图片之后的感受,之后这些学生便不太会选择去看这样的图片。

 

这些结果表明,人们若提前想象自己放任好奇心之后的后果,可以帮助他们决定是否值得为此努力。

 

“考虑长期的后果,是降低好奇心负面效应的关键”,换句话来说,也就是不要去阅读网络评论。”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