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与弗洛伊德关于战争深层起因的通信
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两个人的德文写作文风都很艰涩,但他们的基本思想还是比较清楚的。
爱因斯坦的中心意思是:在人类身体内部本身原就有仇恨和破坏的本能,只是平时处在潜伏状态。到了非常时期,群体的破坏本能被坏政治家煽动、利用而走上了战争——群体犯罪道路。试问: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心灵的进化可以达到抛弃仇恨和不再发起攻击的和平境界吗?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爱因斯坦深刻印象。正是从这次残酷战争,他开始紧张思索人类战争行为的深层原因。有两种现象令他惊讶(当时他在德国柏林目睹了这一切):
千百万个民族仇恨抱成狂热的一团,心甘情愿去充当军国主义炮灰。这是为什么?
高昂的、盲目的民族情绪席卷全国。这情绪一旦被坏政治家煽动起来,便是战争前奏(“九·一八”前夕,席卷日本国民的也是这种性质的情绪)。
当时德国普遍流行的一句话是:“开始了!”
好像几千万德国人盼望了多年的“伟大历史时刻”终于来到了似的。
千百万人对“战争终于打起来了”抱这种欢呼的态度,的确令爱因斯坦吃惊!当年的德国报纸是这样报道的:
在战争爆发的日子,看到向我们袭来的大雷雨不仅改变了污浊的政治空气,而且也会使全民族奋起,回到自己古老的理想中去,这真美不可言!
真叫人惊心动魄......转眼间便形成了一支队伍,谁也不认识谁,但所有人全部沉浸在一种严肃的感情之中:战争,战争,大家都是一家人……接着黄昏的天空回荡起一种庄严的声音。喊声像闪电雷鸣、刀剑叮当作响,波涛汹涌,对着莱茵河,对着德国的莱茵河怒吼!
二战时期,日本国民对“皇军”开战和打了胜仗也是这样欢呼狂热的。
受到百姓普遍拥护和信任、成了民族大团结象征的德国皇帝也宣称:“我不再知道有什么政党和教派;今天我们各部都是德意志兄弟。”
有位党派领袖也说,全体德国人民不分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团结一心,为德国的独立、荣誉和伟大流尽最后一滴血......要知道,在古今人类历史上常有这种事情发生:统治者为了转移国内政治矛盾,摆脱人民的困扰,他每时每刻都向人民指出新的敌人,设法将广大人民的仇恨引导到对外事务上去。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皇帝就是这样干的。罗马统治者也是。我们不妨把这种现象叫做“挫折攻击方向位移”。
于是成千上万德国青年走上街头,摩拳擦掌,内心充满了仇恨,准备随时开赴战场——爱因斯坦看到这种场面,内心非常痛苦,开始追问起人类战争行为的深层起因。直到晚年,他一直都在思索这个课题。
的确,战争就是这样打起来的,在它的后面的确有个群体心理现象。南美印第安人收集敌人头颅的行为使我不得不想起战争的生物学原因,想起动物身上有种原发性的、通过遗传而获得的攻击性,当然也想起原始部落一种野性的仇恨。
在自然界,动物的杀戮往往不仅仅是为了获取食物,而是“杀”行为本身就是最高目的。一只狐狸跑到鸡窝会大开杀戒,杀死的鸡是它完全吃不了的。有只狼跳进羊圈,一口气咬死了五头羊!它能吃掉五头羊吗?按道理,能吃多少就杀多少。狼不是这样想的。杀死羊的行为本身给狼带来了巨大满足和刺激!
人身上也隐隐约约有这种原发性的内驱力。这是可怕的。我想起凶残老鼠的肾上腺比温和老鼠肾上腺要大得多这一生理解剖事实!具有双重男性遗传基因的男子差不多都无法控制自己的原发性暴力行为。所谓原发性暴力,即体内那团自由游离的攻击性能量。
德国知识分子也有这种能量,他们的理智并不比普通大众强多少。这第二种现象使爱因斯坦更加痛苦,百思而不得其解。
德国杰出社会学家和历史哲学家韦伯(Max Weber)也欢呼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打起来了,说这是一场伟大奇妙的战争!
在韦伯身上也有一团自由游离的攻击能量!
1914年10月,德国文化界有93位杰出人物在坏政治家的蒙骗下签名发表了一个为侵略战争辩护的《文明世界的宣言》。爱因斯坦拒绝在上面签名!

弗洛伊德在复信中一开始就谈到了他的双重吃惊:
第一,为爱因斯坦的提问吃惊;
第二,为他们两个人防止战争的“无能为力”而吃惊。因为打不打仗是政治家的事。两个学者又能做什么?
弗洛伊德的几个核心思想:
第一,翻开世界历史,战争是连绵不断的。和平的日子只是个特例。这的确是人类的大悲哀。比如,1945-1990年的2340个星期中,全球只有3个星期是无战火的日子!!!
第二,过去,决定战争胜负的是膂力过人。今天,则是靠头脑和智力来取胜。
第三,赞成爱因斯坦的观点:人类之所以容易被战争仇恨和热所鼓动,估计(推测)在人类体内原就潜伏着这种憎恨与破坏的本能,只要稍加刺激便会如火如荼地燃烧起来。
第四,人有两种本能:爱与恨。宇宙由“引力”和“斥力”构成、支配。——这两种物质力是宇宙的两种本能。人的两种本能是宇宙两种本能在人身上的投影。
所以弗洛伊德得出结论:我们很难镇压住人类体内各种攻击本能的联合。
弗洛伊德对人性的“恶”是很悲观很悲观的:即便是什么欲望都满足了,人人都平等了,人的攻击性本能也消除不了。——这是弗洛伊德在复信中表达的第五个基本思想。
既然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都悲观地认为无法彻底镇压住人类攻击冲动,那么,什么是它的发泄口呢?是战争,还是其他途径?
第六个基本思想是:
人类文明既给人类带来了一大堆好处,也带来了一大堆坏处。战争便是一大坏处。文明越先进,战争也就越残酷。(世界核大战便是残酷的极限。1932年弗洛伊德怎么也没有估计到13年后会出现原子武器!)
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的理想是为人类战争史打上最后一个终止符号。60多年过去了,这个终止符号离我们不是近了,而是远了。
完 结
*申明:本文摘自《战争与男性荷尔蒙》,1997年。本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交流,无任何商业性或盈利性目的。同时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内容版权皆为作品作者所有。
本内容欢迎分享,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未经本公众号明确授权和许可,任何单位、个人或媒体不得对本连载内容非法予以复制、转载、链接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