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为什么自私的人反而过得更幸福?

在工作坊里,同学K分享了一个案例:

我很辛苦地上班回来,很累。但是老公还在睡懒觉,也不给我做饭,我感到非常生气,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而且我给他说过,希望我回家以后,能给我做点饭菜,他就是不听。

让K生气的是,她觉得老公很自私,不关心自己。

然后我问K:是啊,此刻他就是不关心你,真的很自私,很不对。假如这是个是没办法改变的情况,那么,你关心自己了吗?
如果你关心自己,你怎么舍得把自己弄得那么累,那么辛苦?
是啊,工作中有很多重要的事,家里也有很多重要的事,这些都不得不做。可是这只能说明:那些事情是*位的,你是第二位的,老公是第三位的。
然而,老公没同意你,他把自己放在了*位,把你和事情都放到了次位。所谓自私,只不过是别人对自己好,大过了别的。

可是,如果你都不关心自己,却依靠老公的关心,什么时候是个头呢?你这边使劲透支着自己,那边期待老公来关心你,这样合适吗?
K之所以对老公不关心自己这么愤怒,原因之一就是她太消耗自己,太不关心自己了。一个人先是透支了自己,才会对别人的需求很大。
有的同学会极端:那么不应该对老公有期待和需求吗?那还要他干嘛?

我这么说,不代表不应该对老公有需求。而是我们对他人的需求,是有个度的。这个度不是你规定的合理,而是他人意愿和能力的双上限,超过了一个,就给不出来了。
所以此刻,如果你的需求超出了他的意愿或能力的度,你能怎么办呢?
你无限透支自己,谁能补得上呢?

此刻你较应该做的,就是心疼下自己。别再那么累。
那怎么办呢?难道不工作了吗?
工作还是要做的,只是在工作和辛苦之间产生冲突的时候,先选择自己。

因为你很重要,你比工作更重要。

同学Q说:
我公婆非常能索取。五十多岁,家里的电器、穿的、吃的、用的、生病、买药品,全都要我们给他买,他自己的钱一毛不拔。很多时侯还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理直气壮地索取,我们的经济也很一般啊。

 

她真的很生气,觉得公婆特别不体谅自己,非常过分。

我问Q:你给他们买吗?

Q说,买啊,不买他们就闹。

 

我对Q说:是啊,给他们买,你会变得更困难。不给他们买,他们就会不满意。

所以,在你的更困难和他们的不满意之间,你选择了照顾后者。因为让他们满意,比你的困难更重要。

那这时候,你有体谅自己吗?

 

如果你有体谅自己,你怎么舍得为了安抚别人的情绪,而不顾自己的困难现状?
如果你都不体谅自己,你要依靠公婆来体谅你吗?这样合适吗?
怎么体谅自己呢?


就是你的困难,比他们的不满更重要。体谅他们是好的,可是你需要在体谅他们跟体谅自己产生冲突的时候,先去体谅自己。

你要知道,你很重要,比他们的不满意更重要。

 

同学J说:
妈妈重男轻女,总是不心疼我。我辛苦赚的钱,却要我拿出来给弟弟全款买房。她只知道心疼弟弟。我不给吧,她就会去借钱给弟弟全款买,然后自己再省吃俭用地还。

她那么可怜,我又不能坐视不管。你说,她为什么不能心疼我?

 

我问J:如果你不管她,让她自己去还吧,会怎么样?

J说,她就会过得很惨,我又很心疼她。


是啊,她重男轻女。假如这是无法改变的,你很期待她心疼你,假如这很难实现。那么,你心疼自己了吗?


如果你心疼自己,你怎么舍得拿出自己仅有的钱,去先心疼别人?


妈妈省吃俭用替弟弟还借款很可怜,可是你拿出自己仅有的辛苦钱就不可怜吗?在妈妈的可怜和你的可怜之间,你选择先心疼谁呢?


你不心疼自己,然后让妈妈来心疼你,这样合适吗?
那么怎么心疼自己呢?


就是拒绝她。她愿意心疼弟弟,就让自己的心疼去买单而可怜吧。

因为你很重要,你比妈妈的可怜更重要。

 

我们总以为:

因为我做了,所以你也要去做。
因为我为家付出了很多,所以你也要付出很多。
因为我很体谅你,所以你也要体谅我。
因为我对你好,所以你要对我好。
因为我不欺负你,所以你也不能欺负我。


因为我是这么做的,所以你也要这么做,这就是人愤怒时理所当然的第二个资格感。


为了增加“我做了很多”的感觉,人的潜意识就开始玩一些小游戏。怎样才能衬托出我做了很多呢?​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