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我以为我失去她了

1.

 

我以为我失去她了。

 

直到我看到邮箱里静静躺着的明信片。

 

在收到明信片前,我们已经失去了彼此的联系,差不多有3年。

 

她叫诺诺。我们认识在09年。那时我是一家媒体公司的客户经理,她是九游公司的市场媒介。九游那会儿正炙手可热,傲立游戏产业的峰顶,它打造出的劲舞团火遍全国,如日中天。

 

甲方爸爸有多拽,谁做销售谁知道。

 

她相当于我的甲方,我需要让她愿意在我这里花掉预算,在我工作的媒体上投放广告。

 

首次见面,我通过重重关卡,上上下下跑了两三回,终于找到她工作的楼层。

 

前台小姐让我在外面等她,我在明亮的落地窗前踱步,猜想她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管着这么大的公司的市场部,会不会很难搞。

 

十几分钟后,她出来了,脸颊鲜嫩,眼睛弯弯,齐耳顺滑的黑色短发,神态淡定。见到我,她很自然的递过来一罐冰镇可乐,然后就像高中体育课上看男生打篮球的女生那样,和我一起靠在了窗边。

我奇怪为什么她不喝,她说今天气温这么高,你走来肯定会很热,我就一罐,刚好拿给你。

 

这个甲方不是爸爸,是体贴的友人。

 

这种贴心像细沙,日积月累地开始在我们的关系之间沉淀。除去业务往来,她约我一起参加沙龙活动,寻找好吃的餐厅,或是和男友亲自动手下厨招待我和我远道而来的朋友,或许是同样从外地来到上海,也或许是大家都对未来有着热切的盼望,我们之间越走越近。这些亲密,后来想起,发现它们在我初到上海的艰难时光里,慢慢长成了我在上海这片土地上的根须。

 

我们认识两年后,她接到腾讯的offer,要迁去深圳工作。我也跨入了新的职业轨道,开始了没日没夜的折腾。这期间,她仍然惦念着我,中秋节时我会收到她寄来的月饼、鹅厂的大布偶,偶尔回上海出差,她也会提前约和我的见面,但是忙碌让我忽视了对这些信号的回应,渐渐的,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少,直到几年后,我才意识到,她曾经独自照顾着我们的友谊,已经很久很久了。

 

越是疏于联系,越是不敢联系。愧疚感和忙碌的双重压制,让我不知该怎么重启我们之间的关系,我想她可能已经变了,我也不确定我和她是否还有同样的语言。直到我突然收到她寄来的明信片。

那是她在独自去越南旅行时寄来的,卡片的正面印着一片风情万种的山水,以及风格独特的建筑,她在背面写着:“期望有一天能和你一起旅行,住在这里。”

 

那句话击穿了我所有的退缩和幻想,我看见她伸手把我从洞穴里拽出来,告诉我,我们的友谊并没有死去,我仍然是她重视的朋友。

 

透过那张简单的卡片,她让我知道她的内心世界,仍然保留着属于我的一片绿地,我们能在那里重新相遇。

 

如今一晃,又是5年。我迁来武汉,她在深圳,我们却内心笃定,因为我们知道彼此的住地是自己可以随时奔赴的港湾,在那里寻求支持,安心停泊。

 

2.

第一张明信片

 

一张卡片,有时挽回的不止是一段关系,它还是容器,储存着我们和他人的某一个部分。

 

动画片《寻梦环游记》里,人们在墨西哥亡灵节到来时,将死者的照片供奉在人间的祭坛上,备受思念的亲人的亡灵,就能够回到人间探望亲人,共享供奉。

 

 

 

照片就像是一个重要的标记,标记着不被遗忘,也是容器,存储着拍照与被照的人,共有的记忆。

 

承载着情感与故事,连接着寄送者与收件者的明信片,也将关系的一部分,永远的保存在了里面。

 

艺术家卢贝说她永远不会忘记她收到的第一张明信片。

 

“那是小学的时候,明信片刚刚开始流行,同班一个女生悄悄塞了一张在我的课桌抽屉里,上面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圣诞老人,背面写了祝福语,很多年我都忘不了第一次收到明信片的开心幸福感。那个女生长发及腰,性格安静,在班里话不多,平时和她也没走很近,没想到就收到了她送的,后来我离开家乡,再后来很多年过去了,前些年,我才知道,她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生命的骤然停止让人扼腕,但这张卡片,却让卢贝的生命里烙下不可磨灭的她的样子,从此以后,但凡看见明信片,这个女生和那段记忆,就会在卢贝的心里再次苏醒。

 

3.

“你在我心里。

 

浪迹了天涯路的卡片,载着邮戳,像完成一次接力赛一样,成为翻越高山、勇斗恶龙的骑士,把绵绵情意传递给接收的人,唤醒对方心中沉睡的某部分情感。

 

有时它是我们相识多年的朋友的信使,有时,它也可以是萍水相逢的旅人的馈赠。但无论它来自哪里,它都像是一种爱语,告诉收件的人:“你在我心里。”

 

木心的《从前慢》之所以被那么多人爱,正是“从前的日色变的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里,透露出那种“不疾不徐,我将你稳稳放在心上”的感受,让人倍受触动。

 

而如今,社交软件收发信息的便捷和迅速,让情感的抵达不用再历经等待、颠簸和不确定,我们彼此之间的幻想与期待,也失去了生长和呼吸的空间。

 

如果深情需要有厚度,就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去让彼此体验一点点失控的冒险,把心交托出去,就像看着小船在河水的荡漾中飘远,期待它能带着不同于高铁的风景,抵达对方的手中。

 

我们还需要从漩涡般的忙碌和近乎窒息的压力中抬头,用一点时间,去撑出一个空间,让对方能从容不迫地接收我们的爱与在意。

 

就像《三体》里,云天明为程心创造出一个容身的小小宇宙,或许我们也能够选择一种载体,去创造出一个精神的宇宙,确认和容纳彼此的存在。

 

我们可以让自己深埋的情感,从潜意识的深海里浮出,化成语言和行动,让那些我们曾在意的却疏于联系的人,那些帮助过我们却尚未来得及表达谢意的人,和我们重新联结。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