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庚为什么娶的她?| 愿你今后结婚,是因为爱情
去年,韩庚在生日当天,公布了与卢靖姗的恋情:“你好,我的女孩”。
昨天,他们官宣结婚,修成正果。
很多网友祝福他们,同时也感叹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结婚了。
2019 年,明星的各种家务事轮番上阵,有人出轨,有人分手,有人结婚,有人已与伴侣携手共度十多年......
而网友,在“再也不信爱情”和“又能相信爱情”之间摇摆了许久。
真正的爱情,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我不认为爱情要由明星来定义,而应该由我和伴侣来定义。
最近,我看了一部豆瓣 9.0 的韩国电影 《我爱你》,主角是两位老人家。
他们的爱情只跟他们有关,活出了自己的浪漫。
导演秋昌旼说,这是一部罗曼史,是献给情人节最好的礼物。
今天我想把这部电影献给每一个期待爱情或正在经历爱情的你。
毕竟,关于爱情,我们懂得还太少。
老金是个脾气暴躁的糟老头,说话比屎还臭,动不动就骂人 “去死”。
年轻时,对妻子凶巴巴的。
和妻子逛街,他总是把她远远甩在身后。
妻子拎着东西,累得蹲在地上喊:“老公,等等我。”他大吼:“拖拖拉拉干什么?快点跟上来!”
饭后,妻子叫他帮忙收拾碗筷,他却责怪妻子这么点事情不会自己做。妻子叫他帮忙买药,他却当做耳边风,“砰” 一声关门走了。
后来,妻子突然查出癌症,晚期,不久后去世。
他才懊悔不已。原来她一直被病痛折磨,自己却从来没留意过。
他没有再娶。
因妻子临终前一直未完成想喝牛奶的心愿,他成了一名送奶工,作为对妻子的心理补偿。
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骑着摩托车穿梭在大街小巷,挨家挨户送牛奶。
必经的一条斜坡上,老金经常会见到一个捡废品的老奶奶,推着四轮平板车经过,但两人从未说过话。
直到一个下雪的冬夜,他不小心“撞”倒了她。
原来,她叫宋氏。
没见过自己的爸爸,只知道自己姓宋,连名字都没有。
年轻时,她和男友私奔到首尔。结果,男友酗酒,对她拳打脚踢。
和很多人一样,即便知道爱错人,她总觉得能忍则忍。
后来,她生了女儿,男友就溜了。没过多久,孩子也病死了。
从那之后,她就一直独自靠着捡废品艰难为生。
再也没有幸福过。
她觉得,或许这是惩罚。
丢下妈妈偷跑离家、被男人抛弃、没有照顾好女儿的自己,不配再得到爱情。
在爱情中的我们,都曾是一个懵懂的小孩,伤害过别人,或受过别人的伤害。
年轻时的宋氏,因为爱过渣人,害怕再次受伤,小心翼翼,自卑敏感,不敢再接受新感情。
一开始,面对老金的追求,宋氏一直不敢相信他是真的喜欢她。
甚至老金的孙女告诉她:“我爷爷肯定是喜欢上你了”,她吓得打翻了一桌子的饭菜。
而从不懂得如何去爱的老金,遇见宋氏后,开始尝试表达爱,用行动去建立信任。
老金担心宋氏天寒地冻捡废品,嘴上责怪她“捡这些垃圾能卖几个钱”,但转身就气喘吁吁地帮她拉车。
写信约宋氏,没料想宋氏竟然不识字。当她找到识字的人念完信时,老金已经站在冷风里等了她 3 个小时。
终于见了面,却怕宋氏冷着,叫她裹紧衣服,赶紧回家。
只要 “见到你就行了”。
丝毫不提自己等得多辛苦。
知道宋氏不识字后,老金没有抱怨,而是迁就宋氏,把约会信变成了 “画画”。
宋氏看完,哈哈大笑。笑着笑着,眼睛湿润了。
是啊,被用心对待的感觉,就是被爱。
这一生,第一次有人真心爱她。
原来,不漂亮、没文化、自卑敏感,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自己,也值得被爱的。
和老金一样,宋氏也渐渐学会大胆接受和表达爱。
她送老金一双皮手套。天气明明很暖和,老金却去哪里都要戴着,逢人就炫耀。
她开始主动跟人学写字,第一次写的就是老金的名字,给他写了回信,感谢他的爱。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提到:爱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本领,而是需要通过后天习得的能力。
可能曾受伤,可能曾太幼稚,但请相信,在经历了大半生的沧桑后,我们仍有爱与被爱的能力。
配角的爱情同样深沉。
张君奉,宋氏停放废品推车的的停车场管理员。
每天凌晨出门上班前,他都会狠心把妻子锁在家里。
晚上下班,他开锁进门就喊 “老婆”。妻子听到了,却不会给回应。
老张的妻子尿了一地,对他傻笑。
他也傻笑,说:下次,记得用便桶啊,好吗?
他的妻子,是一位重度老年痴呆症患者。
每天,张君奉只能把她锁在家里,在墙上铺白纸让她画画。
妻子生活无法自理,他要给她洗澡,穿衣,像哄小孩一样哄她吃饭。
同样的事,相似的话语,他就这样耐心重复了千万遍,无条件地爱着这个陪伴他一生的人。
等他可以入睡时,已是凌晨。睡3个小时,他就要起床上班。
而什么都记不得,大小便无法自理,甚至连老公长什么样子也忘了的妻子,却始终记得一个一直陪伴她的的人,叫 “老公”。
妻子每天都要问他:今天做什么了?跟我讲讲吧。
他想了想,说:“用荞麦粉加南瓜籽,做了片儿汤……”
她可能听不懂,但在潜意识里,依然习惯性想和他分享那些琐碎的生活小事。
有天张君奉上班迟到了,忘记锁门,她跑了出去,拼命向他挥手说再见,但张君奉顾着上班没留意。
妻子生气地跺脚:都不回头看看。
她固执地去找老公。
却在路上把老金当成了自己老公,摸着他的头发心疼地说,“头发全都白了”。
“老了不好。不要老啊,老公。”
老公变老了,她害怕。
张君奉找到妻子时,急疯了,背上她就往家跑。妻子怪他:
-“老公你去哪儿了,你怎么才来。”
-“对不起。”
-“好冷,我们快点回家。”
-“好,我们快回家。”
家,是两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宋氏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感慨地说:“我曾经也想这样老去的。”
无论何种境遇,老了,病了,身边总有一个人,不离不弃。
白头偕老的爱情,“我爱你” 三个字,绝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伴侣病重,自己是否有勇气和能力照顾 Ta ,不离不弃?
如果伴侣比自己先离世,自己该如何面对余生的孤独?
如果始终没有遇到爱情,自己又该如何度过人生的后半场?
老金和宋氏,张君奉和妻子,两段爱情告诉我们:
爱情除了轰轰烈烈,更多的是平凡日子里的细水长流。
是生活中鸡毛蒜皮的美好,不吝啬付出,相互陪伴。
经常有人说,不相信老一辈的婚姻有爱情,多是亲情、责任。
叫嚣着,“婚姻是围城”、“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但老一辈的爱情,如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有争吵,有嫌弃,很多是不离不弃。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爱情无法长久?
因为,我们都想只做那个享受爱,而不是主动付出爱的人。
“吵个架而已,你为什么不让让我?”
“工作重要还是我重要?你为什么不能多花点时间陪我?”
“为什么不就是不能理解一下我?”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道出爱的本质:爱首先是一种给予,而不是索取。
在太多情感关系里,我们都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付出,而把别人的爱当成理所当然,挥霍无度。
可是,我们为什么当初会爱上一个人,为什么想要白头偕老的爱情?
不就是希望,能够和这个人携手,在这聒噪的世界里,一起创造享受平淡的生活。
如存在主义治疗大师欧文·亚隆所说:婚姻不应该是牢狱,而是孕育某些更高层次东西的园地。
那些更高层次的东西,就是在爱情的基础上,孕育的亲情、责任、同理心、包容心、成长心……
愿每个人好好珍惜爱,趁生离死别前。
世界和我爱着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