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爱心理丨“替代性创伤”社交网络上说的到底
替代性创伤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替代性创伤(vicarious traumatization)简称 VT ,这一概念是由Saakvitne和Pearlman提出的,最初是指专业医护人员,因长期接触患者,受到了治疗关系的互动影响,而出现了类似病症的现象,即治疗者本人的心理也受到了创伤。
在后期,也可以延伸至普通人出于体验到大量负面情境导致的心理创伤。这些异常现象,通常都是出于对生还者及其创伤的同情和共情,而使自己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精神崩溃。
替代性创伤高发的群体为灾后救援人员,参与救治的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社工等。但由于新兴媒体的发达,科技让资讯能够四通八达的流通,人们每天所接收到的创伤性信息愈来愈多。而普通大众如果过多接触有关灾难的新闻报道,也可能引发替代性创伤。
特别是新媒体往往更偏向于负面的新闻的传播,这样的新闻往往更抓眼球。然而这种报道并不是全面客观的报道,可能会给受众带来潜移默化的替代性创伤。
有太多创伤与伤害正在发生,我们试图同理、试图改变、试图做任何我们可以做的。结果我们不小心忘记了自己。
可能会持续在愤怒、羞愧、罪恶、忧郁之间徘徊度过,看到任何悲惨信息都让会让情绪失去控制。可能更加苛刻的要求自己要当一个革命牺牲者,让自己不断去吸收那些根本没有任何助益的负面评论与回应,把自己困在和那些受害者相同的牢笼里,认为你自己没有资格享乐,觉得自己无法融入人群,失去了对于人性本善的假设,觉得每个人都是邪恶、自私、可憎的,因此无法信任任何人。
因此,如果你觉得有的信息让你感到非常难受,甚至影响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你应该有意识地减少接触或获取有关灾难的信息,也可以选择自己信任的家人或朋友分享你的想法和感受。先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去帮助别人。
替代性创伤-VT的主要症状表现为:
-
厌食,易疲劳,体能下降;
-
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易惊醒),做噩梦;
-
易激惹或易发怒、容易受惊吓,注意力不集中(Cunningham, 2003; McLean, Wade, & Encel, 2003 );
-
对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恐惧、绝望,并伴有创伤反应与人际冲突。

PTSD是创伤应激障碍的简称。替代性创伤-VT与PTSD相比,VT是得知他人创伤经历后发生的,后者是直接遭受创伤引起的。
但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所研究的是具体的躯体症状,例如,持续的重现痛苦回忆、持续回避创伤相关的刺激、反应麻木、易唤醒等,不涉及认知图式和自我意识方面的改变,而替代性创伤VT所涉及的是更为广泛的包括外在的类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以及内在的认知、情绪等方面的反应和改变。
其次,PTSD症状程度相对严重,而VT所描述的心身各方面的反应,相对而言伤无严重程度的界限。
所以,“替代性创伤-VT”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DST”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又有相同之处。
首先,要减少接触或获取有关灾难的信息,尤其是悲惨的或惨痛的画面信息,尽可能按照习惯的生活方式去生活,防止灾难给你造成更大的影响。
第二,对灾难给你带来的情绪情感,不要自己憋在心里,可以选择自己信任的家人或朋友分享你的想法和感受,也可以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
作为没有亲历灾难的普通人,我们可以关注救灾,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有钱捐钱,有力出力。但是首先是安排好自己的正常生活,采取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避免消极的应对方式,保持正常的休息。
如果长时间出现负面情绪,自己又不能排除,就需要去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