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方:台灣拉岡實踐與推廣協會
Lacan Practitioner and Promotion Society
协办单位:筑爱心理咨询机构
在上世紀的歐洲,每週三晚上佛洛依德邀請維也納的醫師們聚會,討論精神分析的理論和應用,這就是著名的“星期三心理學研討會”。
50年後, 法國的佛洛依德--雅克拉岡,每年在巴黎舉辦精神分析研討班,吸引當代最活躍的臨床專家參與赴會,其研討班的內容席捲歐洲超過半個世紀...
1902年秋開始,佛洛依德邀請維也納的醫師們每週三聚會一次,討論精神分析的理論和應用,這就是著名的“星期三心理學研究會” 其中阿德勒和榮格也參加了他們的聚會。
1953年冬開始,拉岡每年均在巴黎召開研討班,吸引當代最活躍的臨床專家與哲學家一同參與討論,其中傅科與德勒茲也到場參與,每年研討班的課題均不同,在法國的知識界與文化界甚有影響力,研討班的講稿其後結集成冊出版,成為當代精神分析與哲學界的重要思想砥柱。
2020年春開始,台灣臨床拉岡精神分析系統研習營將開啟一系列專題研討班,重回精神分析的黃金時期,見佛洛伊德所見,思拉岡所思,再現精神分析的臨床瑰寶!
雅克·拉岡(Jacques Lacan,公元1901年4月13日—公元1981年9月9日)是自佛洛伊德之後,少有的一位能夠同時影響文化層面,而又能夠為從事心理分析的分析師提供實用指導的一位大師級人物。
拉岡在精神分析學的理論上,對佛洛伊德的理論進行了重要的解讀,應用歐陸哲學(結構主義、黑格爾哲學、海德格爾哲學)為基礎,為精神分析的理論,提供了一次哲學性的重塑。
拉岡曾於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學習哲學,並於索邦大學接受過完整的醫學訓練,博士研究也是以精神病學為主題。但由於拉岡自小對歐陸哲學有深入認識,令拉岡在討論人類精神問題時,既可以提昇至哲學(知識論)的層面,亦能夠在臨床(病理結構)經驗上,提出有效的看法。目前在後拉岡的研究方向上,分成文化研究和臨床研究兩大方面。
「人的欲望總是他人欲望的欲望」
心理界因為拉岡而得以進入哲學的殿堂,成為大學哲學課程的一章,特別是在主體與他者的研究領域。
「不是我在說話,而是話在說我」
以談話為治療中心技術的精神分析,也拜拉岡之賜而得以進入語言學的殿堂。
拉康的「凝視」與「目光」、鏡像理論領引藝文界諸多的創發。在政治社會學領域,則有齊澤克傳承演繹拉康的理論。
「無意識像漢字一樣構成」
你可能還不知道拉岡的精神分析學說特別適合亞洲人,拉岡師事法國很有名的漢學家程抱ㄧ。對於易經、空性等禪學有深入研究,還能寫漢字!
「老師會用種種方式來打破沉默,以一記諷刺或跺一下腳。按照禪宗技法,這正如佛門師父探求意義時所做的那般,學生找尋他們自己問題的答案是其自身之責任。……」這是拉岡在他的1953-1954年法國巴黎聖安娜醫院舉辦的第一次研討班《弗洛伊德的技術性著作》上開場白。
2020春
無意識在外不在內
無意識在話語中
無意識不在深處
主體問題是近代哲學的一個關鍵議題,如依照世界史對近代之定義,笛卡爾可謂是在近代的開端就提出了其著名的“我思”主體。從此,關於主體問題的討論就一直處於方興未艾的態勢中。儘管佛洛依德在其開啟的精神分析事業中主體問題並沒有顯得如此突出,但我們依然能發現一些關於主體的思考已在其著作中孕育。其後,法國精神分析家拉岡在其宣導的“回到佛洛依德”的口號下,結合近現代語言學,人類學等學科把主體這一概念放置於其教學始終,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其對此概念一如既往地重視。
本次對無意識主體或話語主體概念的討論,我們將嘗試對拉岡教學的前、中、後期所涉及的關於主體的概念進行搜剔耙梳。從其教學早期的大寫S,到中期劃杠的$,及其後的言在主體[parlêtre]。我們將看到拉岡切入主體這個概念是如何不同於哲學上的“我思”主體及自我意識層面的主體,而是從他者的角度開始立論並懷疑前者論述的主體所具有的自主性及自明性。與此同時,我們也將討論主體這一概念所涉及的諸如:異化,分離,缺失,幻想,欲望等主題進行連接,並製圖構建一條具有邏輯線索的演進線。
1. 主體概念的演變
笛卡爾式的主體
佛洛依德式的主體
拉岡基於前者所作出的發展
2.主體的誕生
鏡像階段
自我與主體
理想自我、自我理想
3. 核心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
閹割情结
4.對閹割的抵禦:幻想
幻想的定義
不同結構主體的幻想類型
5.主體與他者
異化的邏輯
分離的時刻及分裂的主體
6.缺失在主體建構中的作用
缺失的定義
從缺失的類型到“缺在”的主體
7.從缺失到欲望
缺失之於欲望
欲望的主體與言在的主體
8.主體與四種辭說
主人,大學辭說
癔症,分析家辭說
9.關於主體的知與真相
知的範疇
真相的“半說”
知與真相的斷層
10.關於無意識主體臨床的答疑
註:本課程是為配合「台灣拉岡實踐與推廣協會」(LPPS)成立而展開,為公益課程,報名任ㄧ付費專題即可免費參加。
星期日上午9:30~11:30
10堂課 . 課程日期
2月23日
3月 1, 8, 15, 22,29 日
4月 5, 12, 19, 26 日
全程網路授課
採用網路ZOOM平台
講師簡介

巴黎第八大學精神分析碩士
巴黎塞納河畔維提市醫學心理學兒科中心CMPP實習3年
巴黎聖安娜醫院精神分析部實習1年
夏
2020夏
神秘的黑暗大陸
精神分析的女性性
“女性性”(féminin)是近年來關注度逐漸升高的話題。它尤其被想理解母親和理解女性自身的願望所推動。佛洛依德從與女性的工作中獲益,拿到了打開精神分析大門的鑰匙。但就算佛洛依德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感性的容納,到了晚年,他竟然說“我不懂女性,這個問題要詢問詩人”,並且把女性性稱為“黑暗的大陸”。女性性真的如此神秘?拉岡帶領我們逐漸接觸到這個神秘性本身,他用“剩餘享樂”來命名和理論化。這個理論形成的背景以及過程是如何?它如何幫助我們理解當代女性的臨床?本課程會介紹從精神分析建構以來的女性性理論,從佛洛依德到拉岡的演化過程,並且將其落實在臨床實踐當中。
1. 引言
生物的性與精神的性
當代精神的性中的諸多問題:性的歧義
2.《性學三論》
精神分析談論的“性欲”與“性別”
《性學三論》、幼兒性欲和幼兒性倒錯
雌雄同體與單一性
衝動和客體
3. 俄狄浦斯情結
作為性別認同之基礎的“俄狄浦斯情結”
小男孩經歷的“俄狄浦斯”
4. 小女孩經歷的“俄狄浦斯”
女性性的三條道路:放棄性欲、佔據男性立場、成為母親
5. 精神分析文論中的“女性”寓意:
“格拉迪瓦”、三個盒子和美杜莎
不可言說、沉默和死亡、石祖的光芒
6. 永恆的“癔症”女性
杜拉的個案
女性立場的矛盾:待交換的客體
7.作為女性問題的解決之一
女性同性戀
年輕的女同性戀的個案:被出讓的位置
8. 拉岡理論的起點
自我和鏡子階段
L圖示
9. 成為女人
青春期的騷動和確認
突破“鏡子階段”
10. 女人和母親
認同:女性認同的建立
折磨(ravage):與母親關係的困難
11. 性別邏輯和剩餘享樂
進入符號系統的不同方式
男性的立場和女性的立場
“性關係”不存在
12. 對女性性的拒絕
對性區分和對開口的拒絕
“受虐狂之謎”
妥協的性欲:睡美人和斯芬克斯
星期日晚上19:00~21:00
12堂課 . 課程日期
5月 10, 17, 24, 31 日
6月 7, 14, 21, 28 日
7月 5, 12, 19, 26 日
全程網路授課
採用網路ZOOM平台
講師簡介

法國巴黎七大精神分析與心理病理學博士。
現任東南大學人文學院醫學人文系從事精神分析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治療與心理諮詢專委會文化與心理治療學組成員
國際精神分析組織“聚合”(Convergencia)成員
歐洲精神分析組織間聯盟(IAEP)成員
法國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協會(SPF)精神分析家
紹興“綠房子”父母兒童心理接待公益機構創始人之一
長沙“綠房子”父母兒童心理接待公益機構專業督導。
2020秋
拉岡欲望主體理論的梳理與重構
主體問題可以說是精神分析的核心問題,也是使其既區別於注重物件化研究的現代心理學,也區別于不談主體的(後)結構主義學說的關鍵所在。通過重新詮釋作為佛洛依德的重大發現以及整個精神分析學說基石的俄狄浦斯情結,拉岡不僅賦予了這一概念新的內涵與深度,而且揭示了其與主體問題密切的內在關聯。
在《研討班五:無意識的諸形態》中,拉岡創造性地將俄狄浦斯情結分解為三個時刻,並由此勾勒出其對於不同性別身份與臨床類型的欲望主體的構建作用。通過在《研討班六:欲望及其詮釋》中利用同步發展的“欲望圖”對莎士比亞經典悲劇《哈姆雷特》展開新穎解讀,拉岡得以進一步闡明以神經症主體為代表的欲望主體的結構,以及可能出現的相應的症狀、困境與化解之道。隨後,在《研討班七:精神分析的倫理學》中,通過將索福克勒斯筆下的安提戈涅解讀為純粹欲望的化身,拉岡得以構思出借由精神分析實踐(淨化與昇華)而從病理主體向倫理主體轉化的治療進路。本輪課程旨在對拉岡這一經典時期的欲望主體理論進行梳理和重構。
1. 從俄狄浦斯情結到欲望主體的生成
4次課: 主要參照拉岡《研討班五:無意識的諸形態》
2. 欲望主體的結構與症狀
4次課: 主要參照《研討班六:欲望及其詮釋》相關內容,尤其是拉岡對《哈姆雷特》的解讀
3. 從欲望主體到欲望倫理
4次課: 主要參照《研討班七:精神分析的倫理學》相關內容,尤其是拉岡對《安提戈涅》的解讀
上課時間
星期日晚上20:00~22:00
12堂課 . 課程日期
8月 2, 9, 16, 23, 30 日
9月 6, 13, 20, 27 日
10月 4, 11, 18 日
全程網路授課
採用網路ZOOM平台
講師簡介

盧毅 老師
中山大學哲學系(珠海)副研究員
巴黎一大-復旦大學聯合培養哲學博士
四川大學精神分析方向碩士
在法留學期間,師從巴黎一大著名精神分析與現象學專家杜波代耶(G.F.Duportail)教授,並在拉岡女婿與接班人米勒(J-A.Miller)處接受個人精神分析訓練。
目前主要進行弗洛伊德與拉康原著的翻譯與研究工作。
2020冬
結構主義宇宙觀
眾所周知,精神分析,自佛洛依德伊開始,代表著知識史上一種深刻的認識論的斷裂。隨著它的發現,現代科學革命進入了多種人類物件的領域,顛覆了我們構思社會和主體性的方式。佛洛依德通過證明思想被剝奪了穩定的中心,並因此將有意識的自我作為心理生活的主要實例而予以廢除,他借此嚴格地表明,思維本質上是一種異化的形式,一種由複雜的時空關係組成的衝突過程。如果早期現代物理學的發現逐漸導致了宇宙不知道的中心,而進化生物學的簡單卻至關重要的洞察力地認識到生命是一個去中心的、非等級的過程,那麼,精神分析又帶來了另一種去中心化:思維的空間不再被理解為植根於內部和外部之間的明確劃分,而是出現矛盾、彎曲和遍歷破裂、褶皺、間隙、凝縮和移置的。佛洛依德從一開始就追溯了這些結構動力學的多種明顯邊緣心理現象,如夢,口誤,笑話,遺忘, 似曾相識等。
在這樣做時,他在解釋分析的操作方式時顛倒了人類思想的標準程式 :不是從看似最穩定、最容易掌握甚至是規範性的東西,即有意識的自我的角度來描述它,而是從它們的干擾或破壞,不穩定和失去聯繫的角度闡明思想的機制。
這種觀點的轉變基本上定義了不斷暴露出各種錯誤的思維,嚴格的分析表明它們並不是簡單地出現的,而是已經指向一個理性的心理聯想的網路,符號性的鏈條,它們相互交叉、交織或相互短路 - 從而構成我們通常所理解的思想過程。總之,這種內在的不穩定性和動態的思維邏輯肯定與心理器官的集中模型形成對比,但它也揭示了意識的實際狀態。這是拓撲參考最具決定性地進入分析理論圖景中的地方:意識並不是簡單地被視為錯覺的東西,而是根據曲面來重新定義。關於這個拓撲曲面,無意識不代表一些隱藏的精神生活的深度,而是代表意識表面的內在異常、它的變形(參見Lacan 1964年研討班)。通過這種方式,精神分析廢除了標準的二分法,如“表面和深度”,“內部和外部”,甚至“意識和無意識”。
正是拉岡在精神分析中的認識論和語言學轉向,基於結構主義研究計畫(索緒爾,列維 - 斯特勞斯和雅各森)回歸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論和實踐獲得了他們的形式主義-認識論基礎。在拉岡的數學形式化教學中,拓撲模型和結構語言學方法在人類思維理論和直接精神分析中占主導地位,而不是佛洛依德的生物和能量的唯物主義。
無論如何,本次課程中,我們透過這種全新的精神分析的認識論出發,試圖用主體拓撲學來展現精神分析的基本的臨床構成。從臨床的角度上,我們從個案和能指網路的最初拓撲:欲望圖表開始展現結構和病理學以及臨床干預的內容;從拓撲學的角度,我們從能指回溯性的莫比烏斯帶空間的向度上,來引入三界性的主體空間,探索那個根本上難以描述的點:分析的終止以及欲望的通過。
1. 引論:為什麼需要拓撲學支撐臨床:
學派詮釋方案的隨意性:客體關係、自我心理學、佛洛依德俄狄浦斯的解釋模式(男女俄狄浦斯)
2. 能指星座: 人類學的結構與小漢斯的家庭結構
3. 能指空間: 結構語言學與小漢斯症狀背後的核心能指的換喻和隱喻
4. 莫比烏斯帶和環面:母親與請求、主體的原初喪失空無,能指的莫帶性質與主體父性隱喻的完成
5. 能指空間與俄狄浦斯情結:杜拉的兩個夢
6. 強迫症的幻想:Helene Deutsch的女強迫症個案;交叉帽或者強迫症的封閉的欲望回路
7. 雙倍化的莫比烏斯帶: 男女俄狄浦斯以及強迫症、癔症的結構(附:補充鼠人個案)
8. 欲望圖高階: 拉岡弟子的一例魚恐懼症個案
與三界的扭結:症狀之結的書寫
(交叉帽、環面或者R圖示的主體寫出的回路)
9. 曲面與扭結(1)分析的政策:四種話語 享樂的拓撲學,案例片段
10. 曲面與扭結(2)分析的臨床:
a. 解釋的拓撲:對沒有思想者的思想的切割,案例片段
b. 移情的拓撲學,案例片段
11. 克萊因瓶:穿越幻想的曲面,論分析的結束與欲望的通過
12. 答疑總結
上課時間
星期六上午9:30~11:30
12堂課,課程日期
10月 24, 31 日
11月 7, 14, 21, 28 日
12月 5, 12, 19, 26 日
2021年 1月 9, 16日
全程網路授課
採用網路ZOOM平台
講師簡介

法國拉康派組織: 精神分析維度的分析家
2017年6月通過拉康派精神分析家的考核制度
成都精神衛生中心心理門診治療師
巴黎青少年Bayen白日醫院實習
巴黎第八大學精神分析博士
《精神分析笔记》執行編輯
課程費用:
1200元/課
3課連報:3300元
3人成團:3000元
(* 说明:
1、春季專題為公益性質,台灣協會會員優免費用,非協會會員只免費開放給報名其他專題的學員。
2、本次課程有「線上」視頻回放,期限為3個月。
3、報名不滿30人不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