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丨无意识研究系列中法研讨班(第一轮
- 关于无意识研究系列中法研讨班 -
我们筑爱心理咨询机构当前正在开展的每年三次中法连续心理学研修课程项目。
本项目已正式列入筑爱心理咨询机构咨询师培养计划,计入学习课时数。
张涛老师留法期间正是法国不同拉康学派就普通精神病议题争辩激烈的时候,直至最近,正在留法学习的吴张彰老师回国,告知到他们二人在法国共同的博士导师Fabienne Hulak最近曾在研讨班上公开回应说
并且Hulak已经透过儿童、成人等不同面向撰写了近十本关于拉康派精神病研究的临床书籍。
可见这个议题目前在精神分析学界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开始了本次研讨班项目。初衷是希望透过处理此处牵涉到的原初压抑的建构及其失败的问题。
由于这一问题首先关乎主体逻辑时间在儿童(甚至新生儿)那里的建构。
在传递他们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同时,希望用最简明的拉康理论(而非横跨拉康几十年理论发展),把目前在拉康圈内争议的日常精神病的问题摆在成都这个中国拉康派的诞生地进行,并且从临床的角度来向各位展现这一议题对临床实践的严峻性,以及理论上深远的意义。
我们都和外方老师有过多次视频会议沟通我们的意旨,从而筛选更为合适的人选。
也对合适的外方老师告知我们使用的理论架构仅限于镜子阶段和欲望图初阶。
每次课程文本的翻译及其扩展阅读也是地面研讨班前半年进行沟通的结果。
- 研讨班设置 -
课程由带领预习 → 授课+督导 → 温习回顾三个阶段展开
每次研讨班之前两次带领预习,在地面研讨班之前对法方老师的理论知识与难点进行相关的介绍。
在地面研讨班结束后两次带领温习回顾,对重要的课程内容加以复习,对无法消化的内容进行答疑。透过国内目前没有译本的经典个案与下午督导的以及老师引介的案例,一切发现结构性的共变元素,完成学习的收尾与总结。
- 研讨班第二次课程信息 -
克里斯蒂娜∙阿诺-坦纳
Christine Arnaud-Tanner

巴黎开业精神分析家
多尔多重要弟子,曾与多名重要的拉康派弟子合作办儿童相关研讨班
巴黎18区儿童-父母心理接待机构“绿房子”的创始人与负责人
塞纳河畔维提市医学-心理-教育中心(CMPP)临床心理学家
工作经验三十多年,主要从事婴幼儿心理临床工作,以及缄默症、自闭症儿童的心理治疗。将从个案角度来展现重度病理儿童的临床工作,引介多尔多以及拉康派Lefort夫人的几个关键临床概念。
张涛
四川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巴黎第八大学精神分析博士
成都精神分析中心分析家、筑爱心理督导师
人人健康·心理月刊《拉康在中国》栏目策划
蔡婷婷
巴黎第七大学心理学研究硕士、精神病理学与精神分析博士
四川省妇女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心理治疗师(精神分析)、副研究员
儿童心理保健与咨询省级师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四川省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与医学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心身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特邀专家
在Topique,Psychanalyse等法国精神分析专业杂志发表文章,成都精神分析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若干
曾在巴黎多家CMPP,Hôpital de jour 参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治疗工作,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厅级科研课题研究
✎ 带领预习(线上):2020年4月4日、11日 9:30-11:30
✎ 地面研讨班:2020年4月17、18、19日(周五、周六、周日)全天
* 研讨班上课地点: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2号嘉谊大厦
✎ 带领温习回顾(线上):2020年4月25日、26日9:30-11:30
《儿童自闭症的临床》
教学大纲
教学文本
译者:精神翻译小组
详细目录
一、Tanner夫人的教学内容:
1.自闭症的基本问题
1.1 自闭症与儿童精神病的异同
1.2 Lefort与Nadia个案简介
1.3 Nadia:封闭的第一个时期
2.自闭症:镜子阶段的重构
2.1形象的隐喻换喻
2.2 与小男孩Sandy中的形象对照;
2.3大他者被划杠
3.分析家的位置
3.1 进入语言的条件:语言到言语
3.2 建立讲话位置:Nadia个案中Lefort的干预
3.3 Sandy个案:进入语言的过程
4.结论
二、Nadia个案的Lefort原文相关译稿:
第一章:小他者
第二章:大他者
第八章:镜子:我们的形象-从隐喻到换喻
第九章:镜子:转向:从表面到空间
第十章:镜子:第三个术语:父亲的名字、自我理想
三、Tanner夫人的个案报告:祖先创伤的传递:Sandy个案
一、预习课程:
第一次预习课
自闭症:第四种结构?:基本定义
从客体关系、拉康学派到后拉康学派的观点,看介绍主要的拉康派自闭症大师的工作假设;
主要集中在Lefort以及Maleval的观点上,以便和前一次课程Ana老师的观点接合与鉴别;
第二次预习课
前镜子阶段的紊乱与原始符号化成败
透过典型案例片段来阐释不同自闭症在前镜子阶段和原初符号化的特定固着,并与儿童精神病的现象进行一定的鉴别。
二、Tanner夫人地面研讨班课程:
我们将透过罗伯特和罗瑞娜·莱福赫(Lefort)夫妇在《大他者的诞生》中的工作,来解决精神分析中自闭症和儿童精神病之间的鉴别问题。这尤其是采用拉康的镜像阶段的理论来阐明的一种临床方法。
起初,Rosine Lefort会遇到1951至52年间患有住院综合症的托儿所婴儿,让他们有机会建立与他人的联系,透过创造出接近治疗的一种工作环境。这项倡议也接近弗朗索瓦·多尔托(FrançoiseDolto)于1940年代在Trousseau医院进行的旨在帮助住院并与母亲分离的婴儿的临床倡议。
我们知道,失去了将他们与母亲的存在联系起来的事实,在两个身体之间,而且长时间没有求助于言语的调解,这导致了自闭症。
我们还知道,精神上的缺席、某些在场的母亲那里母性的缺乏也可能会阻止精神的结构化。
因此,我们将从入到能指身体-在这种情况下是大他者的身体-的不可能性的观念出发,后者将使他们有可能让与他人的联系得到主体化,另外进入到口头语言的不可能性,也会导致自闭症性的退缩。
01.
在《大他者的诞生》中,我们将研究一例叫纳迪亚的女孩的治疗方法,我们将看到临床不仅要去考虑到想象,而且还需要考虑实在和符号性的事物。
根据治愈的不同时刻,我们将看到这个小女孩纳迪亚(Nadia)将如何跨越封闭的第一个时期,然后粘连到Rosine的身体之上。有时,通过质疑大他者身体的真实性,作为大他者完整性的客体。有时,则是在幻想中,以S/ <> a的形式成为导致大他者欲望的客体。
我们还将看到,在这种治疗的过程中,纳迪亚如何通过能指通道摆脱自闭症。Lefort告诉我们,它们是没有一直联系到或者不适合于次级过程的字母、单词。第三元和父亲的名字的关系是拉康在这里阐述的理论基础。
02.
跟随纳迪亚(Nadia)的旅程,它将带我们到镜子阶段的镜面形象上去。的确,对于纳迪亚而言,镜子将是治愈过程中的一个结构化的时刻,因为实在、符号和想象的结将使他能够把无法在镜子中镜映出来的洞:对象a予以定位。
正是在从想象到符号的这段过渡中,她将重新组织与大他者的联系,就像她寻求在镜子中的完整性一样,而看不到她在镜子前面所处的水手的形象一样。
大他者至此才被划杠。
纳迪亚从那里将“大他者”摆在一个不再载有实在的客体的地方,而是一个能指,即可以构成主体的能指的位置。
为了把在儿童的治疗中呈现出来的这个地点的镜子阶段相对化赋予一个位置,如果我们有时间,将介绍Dolto身体的无意识形象的概念,以便赋予那里一个可以和自闭症儿童一起工作的古老的关键的位置。多尔多在此曾告诉我们:“在生命的开始,更靠近生命本能的交汇处,在身体空间中存在解离的危险。“
她使我们的分析家这里恢复了感官的位置,我们将尤其是通过个人临床实例以及从其他分析师那里借来的实例来看看这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03.
自闭症儿童进入言语的条件是什么呢?
如何进入到言语中,进入到移情中呢?
Rosine在纳迪亚的治疗方法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一位分析家,他既促进了大他者的出现,也促进了孩子的主体性。她使用言语和语言,并采取一种伦理的立场来促进言说的主体的出现。我们将看到在治疗的过程中,它如何不去回应于请求,从而通过建立讲话的位置来促进对空隙的聆听,借此可以安顿下言语的位置的。
我们将使用我个人的临床实例来尝试说明移情中的这一位置。
04. 结论
最后,我建议你们回到你们的临床经验中来思考这个自闭症的问题。
我们将与你们一起看到你们如何在对待那些不跟我们说话的孩子的治疗中所经历的这一旅程。
三、复习课程:
第一次复习课
移情下自闭症的特殊临床:就地面的临床个案就基础进行梳理、概念化。
第二次复习课
答疑:罗列基本的问题,答疑,并且为下一次自闭症、精神病等儿童诊断与临床的研讨班埋下相关的问题域。
- 收费和报名 -
三次课程连报特别优惠:
7880.00/人
*地面研讨班课程在成都进行,课程期间食宿及往返成都交通费需自理。以上费用均不含税费,如需开具发票请联系课程秘书。
①向课程秘书索取报名表格
完整填写报名资料并回传
*已参加第一次课程可直接报名
②等待3个工作日进行报名审核
③收到审核结果通知后,
缴纳课程费用,报名成功!
咨询及报名请戳课程秘书
☟
15881097777 / 18381077706

第一次研讨班(已结束)
研讨主题:儿童普通精神病的临床
时间:2019年12月20、21、22日
法方老师:
安娜∙ 维多利亚 萨达蕊嘉
Ana Victoria Saldarriagav

与儿童青少年机构工作近二十年,巴黎第八大学精神分析博士
巴黎第八大学精神分析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儿童和青少年的普通精神病的临床》
巴黎第八大学精神分析硕士,论文题目:《精神分析临床中的目光与声音之间的关系》
新拉康学派和世界精神分析协会的重要成员
安蒂奥基亚大学文学系精神分析讲师
研讨主题:关于儿童临床中的诊断与关键的临床要务
时间:2020年8月-9月的某个周末
法方老师:
世界精神分析协会成员、弗洛伊德事业学院的学院分析家(AE)
雅克拉康人民大学(UFORCA)创始成员与主要教员
南特精神病院精神科主任,40多年精神病的精神分析临床经验,南特精神分析的儿童临床部门的长期负责人,长期开办的弗洛伊德事业学院的专业研讨班
在著名的拉康派期刊《la cause de desir》(欲望事业)以及前身《弗洛伊德事业》(拉康创办),发表过三十多篇临床和理论性论述,多篇已经译为英文刊行
个人分析有三十多年,曾接受拉康女婿雅克阿兰米勒的分析和数十年的督导
特别教学计划
研讨主题:儿童精神病研究
时间:2020年暑期的某个周末(2个全天)
老师:
巴黎第七大学精神分析学博士
四川大学精神分析方向硕士、巴黎第七大学精神分析硕士
在儿童心理机构Babillo和Vitry的CMPP开展多年的实习和临床工作
* 特别教学计划是中法研讨班课程的免费福利。我们首先邀请到的是巴黎第七大学的鞠睿老师,进行2天关于儿童精神病的案例的课程,丰富中方的主题教学。
本轮课程进行中将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特别教学课程,敬请期待!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