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不敢拒绝,可能是因为:情感勒索

不敢拒绝,可能是因为:情感勒索

 

苏珊福沃德提出过一个概念:情感勒索。

 

在人际关系中,对方可能有意无意对你提出要求。

 

这个人可能对你很重要,平时对你也不错,所以拒绝他们,你首先会感到内疚。

 

更甚者,如果你不答应,他们就威胁、施压、冷战,让你死活说不出那个“不”。

 

长此以往,最终你深陷关系,没有勇气抛开他们往外走,只能捏着鼻子听从他们的安排。

 

可当你不敢拒绝又不舒服的时候,这段关系里的权力,就已不平等。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做一个“好人”。

 

先要让别人觉得舒适,自己反而次要。

 

所以,当对方越过边界时,我们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处理。

 

《凪的新生活》里,女主角凪,就很典型。

 

同事要求她加班处理分外事,推她去背锅,不敢拒绝。

明明带了饭,不敢说出口,乖乖跟着同事出去聚餐。

每天花2个多小时拉直天然卷发,生怕哪天男友不喜欢,就要分手。

 

怎么会有人活得这么憋屈?

 

那是因为,凪从小就在情感勒索中长大。

 

苏珊福沃德认为,情感勒索的过程,有六大特征:要求,抗拒,压力,威胁,顺从,重复。

 

妈妈一个人拉扯她长大, 一直对她有很高期望。

 

要求她出人头地,听话顺从,还得嫁个金龟婿。

 

一旦凪表示抗拒,妈妈就会给她更大的压力

 

比如,凪不喜欢吃玉米。

 

妈妈就说:“都是因为你,你把玉米害死了。”

 

凪的头发是天然卷,妈妈就会说,丑死了,看你那一头草,被同学欺负也活该。

 

她不在乎凪的感受,只是想让她别逆着自己的心意。

 

如果压力还不能让凪听话,妈妈就会采取威胁

 

凪有自己的梦想,想攒一笔钱,辞职开店,不想交给妈妈。

 

 

妈妈说,唉,无所谓的。

 

你别担心我,无非就是四处低头求人借钱,拼了这条命去工作还钱罢了。

 

 

言下之意是,你当然可以享受你的生活,但要记住我为你牺牲了多少。

 

而且我还要让自己难受,虐待自己,看你心不心疼。

 

在生活中,你可能还会听到另一种威胁版本:没想到你这么冷漠,把你养大也没用,生块叉烧好过生你,以后别进这个门了!

 

 

一般来到这里,凪就会低头顺从

 

顺从地去东京出人头地,被同事欺负死也不敢反抗;和一个不爱自己的男朋友谈了恋爱,只为了让妈妈满意。

 

这样的事情,一次次在凪的生命中重复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