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人我之间』第六章 心理机转20


当患者投射他的感觉,他仍然保有对自己所投射这部分的部分认同。自体他体界限的模糊是相当明显的,当他说他确实可以让陌生人成为“最好、最可爱的小玩偶”。认为一个人可以用改变自己来影响别人的感觉而不需要和别人有互动,这样的看法表示主角把改变自己与改变别人弄混了。此过程是精神内在的正向投射认同。这是患者的幻想:陌生人并未被它所影响。

 

可是在冶疗中,患者拥有一种关系。由于他的声调、姿态与脸部表情,他从治疗者那儿激起温暖的感觉以及反应。此过程是人际间的,也是精神内在的投射认同。

 

对于复合阶段的孩子,投射认同也被认为在相互转换的亲密与压迫行为上扮演着角色。当他们从共生阶段演化出来,他们便开始区分自体与客体。他们同时也区分欢乐与痛苦、好与坏。这种分化是部分的,正如他们自体与客体影像的整合一样。Mahler与同事评论说,这种压迫行为是处于复合阶段孩子的特征。

 

投射认同对发展出同理心(sympathy)的能力也有贡献。小孩可能看到父母悲伤的脸部表情。由于认同父母,他或她也会引发悲伤的感觉。或许当时父母是藉由投射认同将感觉传达给孩子。可是,如果这年龄的孩子已经足够地分化,他会了解是父母在悲伤。他可能会再将自己悲伤的感觉投射到父母并且藉由安慰所爱的客体以试图控制此种悲伤的感觉。因此,孩子学会同情。同样的,当小孩或是成人为了某些事分享着另一个人的快乐时,投射认同会被认为在此之中扮演一部分角色。情绪回应的能力就是开始于复合阶段。

 

我们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投射认同的证据。

 

一位黑发,眼睛明亮的十二岁女孩,当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份地图时,她神秘地在桌子上写着字。她写了两份纸条,一份给珍妮弗,另外一份给爱德华。“爱迪告诉我他喜欢你,”给珍妮弗的纸条上这么写。另一份则说,“珍妮弗告诉我她喜欢你。”虽然爱德华与珍妮弗之前并没有对对方有浪漫的想法,一种相互的迷恋却很快地萌芽,让传纸条给他们的这个朋友十分高兴。

 

这会儿,红娘在珍妮弗与爱德华之间启始了一个相互的正向投射认同的过程。她送正向的期待给双方。可以预期他们会接受她的好消息,以自己爱人的能力来增强它,并且回应给对方预期的情感。如果彼此认为另一个人表达了爱意,这种感觉就会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他们如此地行为以至于激起了正向的情绪回应。这个过程是投射认同。在这个例子里有点复杂的是,这位红娘是个中间人,或许她投射了自己的迷恋到朋友身上,或是至少她引起了这样的感觉。

 

许多自我成长书籍强调在人类事物里正向态度的力量。Norman Vincent Peale(1952)强调“正向思考”(positivethinking)的威力,而Dale Carnegie在他的书《如何赢得朋友与影响人们》中指出评论人们优点的用处。Carnegie(1926)在公开演讲中建议,演讲人要假设听众对他所说的有兴趣而且听众也喜欢他。他更要想象有一位重要并且支持的朋友或亲戚在听众里面。他应该对那个人演说,因为当你向听众亲切而且正向表现时,他们会善意地回应。

 

在Carnegie的例子中,演讲者想象的在听众里面的朋友,扮演着支持且肯定的自体客体(selfobject)——如果我们比较不严谨地使用Kohut(1971)的名词。演讲人投射他自己的幻想部分与内在客体到听众。听众也感受到自己做为好的自体客体,然后以此回应给演讲者。这样的一个过程是正向投射认同。

 

男女演员必须向观众们展现出自信与激昂的情绪。舞台恐惧(stage fright)有时可藉由假想一个镜像反应(mirroring response)来减轻。Gabbard(1979)以精神分析的观点研究舞台恐惧,他观察到“有些表演者有意识地认同他们的观众。”他说,“他们有着这样的想法。”“这些令人印象深刻、久经世故的人来看我的表演,显然对我具有信心。他们不担心我,那我为什么要担心呢?”。这个过程是正向投射认同(Hamilton1986),表演者投射他的信心到观众,然后再认同它,希望可以控制自己的感觉以及听众的反应。

 

推销员、政治人物、有技巧的行政人具、宗教领袖、治疗者、教师以及所有以劝说而非武力影响其它人的人都是实践并且熟稔投射认同的。骗徒、诱惑者与奉承者也运用投射认同,虽然他们隐藏的意图和外表的行为并不一致。容易受骗的人通常将他们自己的正向期待投射到这些欺骗者,到了他们无法看到他真正意图的程度。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