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个人情绪管理策略(2)

接上篇...

站在时间轴终点上这一思考方法还有一种具体的运用,即设想自己的墓志铭,以概括自己的一生。这是美国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提出的一种治疗技术 - 当设想自己墓志铭的时候,你希望这句话是什么。 

科幻小说家亚瑟·克拉克的墓志铭是:“这里埋藏着亚瑟·克拉克。他一直没有长大,却从未停止过成长。” 

《红与黑》的作者、法国小说家司汤达的墓志铭是:“米兰人亨利·贝尔安眠于此。他活过,写过,爱过。” 


伏尔泰的墓志铭是:“他的身体存放于此,思想遍布世界。”

对于克拉克而言,人生中较重要的事是“成长”;对于司汤达来说,人生中较重要的事是“写和爱”;对于伏尔泰来说,人生中较重要的事是“向更多人传递了自己的思想”。 

也许,你也可以想想,未来有一天,你希望在自己的墓志铭上写下怎样的话。然后,你再用这些话来重新审视现在的生活与前进的方向。 

如果你发现自己想写的话与现在的生活毫不相关,恐怕你就得好好想想究竟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生活了。相反,如果你发现自己想要写的话与现在所过的生活完全一致,那就说明你正走在一条正确的路上。


思考方法二
站到更远处

什么是站到更远处的思考方法?

假如现在的你处在A点,困扰你的问题也发生在A点,你想做的选择也出现在A点。然后,请你站到更远一点的地方,也就是A1点(可能是5年之后,也可能是10年后),再回头审视现在的问题或现在的选择,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与感受?

 

站到更远处的思考方法所带来的作用,它能让我们从此时此刻的纠结中抽离出去,站到更远一点的地方冷静的回望。


于是,我们当下强烈的情绪和纠结就会褪去,被情绪掩盖的真实需求与渴望就会浮现。这样,我们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思考方法三
站到极远处

什么是站到极远处的思考方法? 

假如,现在的你处在A点,困扰你的问题也发生在A点,你感受到的痛苦也出现在A点。现在,请你站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生命结束后的某个时间点),也就是A1点,它可能是100年后,也可能是150年之后。

然后,再来审视现在的问题或痛苦,你会有什么样的发现和感受? 


当我遇到困难,尤其是一些感觉当下无论如何也过不去的坎儿的时候,我就会用这种思考方法。每次都有收获。

比如,有段时间,我非常在意外界的评价,这让我深受其扰。

这时,我就把自己直接拉到了200年以后,然后,我的内心就涌起了一种感觉 - “这些都算什么呀,这些事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也许还算个事儿,然而如果把它放到整个漫长且没有终点的时间中、放到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它就连一朵流云都算不上。也许,只能算得上是一粒刚刚浮起就已坠落的微尘。”

这时,无需他人劝慰,我内心的困扰就已烟消云散了,就像是一粒刚刚浮起就已坠落的微尘。 


这就是站到极远处的思考方法。


思考方式四
退到时间线外

什么是退到时间线外的思考方法? 

在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站在时间轴上的,有时是站在时间轴的当下,有时是站在未来,有时是站在过去。而退到时间线外则不同,它说的是退出整个时间线,退到时间线之外,彻底离开正在进行的一切。

然后,站在时间线的后面,注视它,感受它。也就是说,从现在所站的时间线上的A点,变换到时间线之外的A1点上。


这时,你会看到什么?

也许,你会看到你的整个一生,它就像是一条不断奔涌向前的河流,不论你是否正在参与其中,还是已退后一步,它的奔涌都绝不止息。


这时,如果你将眼前遇到的事和当下强烈的情绪放在这条时间轴上,就会发现,它不过是你整个人生中很小的一段,甚至只是一个点、一抹轻微的印记。

然后,你将目光投向这条时间轴的前方,你会发现前面的路其实还很长,生命中还有很多美好的可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等着你去探索和创造。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