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学习的技巧
父母可以遵从的教育法则有很多,
以下这些法则,
是从那些善于做父母的人中总结出来的。

1.承认自己的新手
真正优秀的父母,总是很宽容
为人父母,
没有机会准备,
它考验你的耐心和脾气。
父母如果整天焦虑不安,
孩子也不会过得轻松自在。
无需为偶尔发脾气而愧疚,
你自己的心情很重要,
孩子也需要理解
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
从而学会体谅他人。
但如果真的是你做错了,
也请放下“架子”,
老老实实向孩子道歉,
教会孩子面对错误,
比维持“永远正确”的形象重要多了。
真正优秀的父母,总是很宽容,
他们允许自己犯错,
也允许孩子犯错。
2.为家庭的情绪负责
驾驭情绪,比育儿策略更重要
虽然你可以表达真实的情绪,
但是一味放纵可不行。
对儿女大发脾气的父母,
将得到一个喜欢大吼大叫的孩子;
对儿女总生闷气的父母,
将得到一个喜欢生闷气的孩子。
除非你希望孩子成为“戏剧皇后”,
整天歇斯底里,
否则就一定要学会,
为家庭的情绪负责。
如果有谁
是那个首先站出来缓和气氛的人,
——那就是你,
因为你才是父母。
3.不要情感勒索
可以教孩子不那么自私,但要允许他们自私
你对孩子说过类似的话吗,
“我为你做了那么多,
你就这么对我?
你让我太伤心了。”
如果你经常这么说,
孩子很可能已经有了深深的负罪感。
父母在说这些话的时候,
等于是在强调,
“我的感受比你的要重要得多。”
既然为人父母,
就要有个父母的样子。
孩子自私很正常,
自私才能保证更好地存活,
你不需要为孩子的本能感到愤怒。
4.父母要有自我
有兴趣爱好的父母,较值得佩服
如果你升级做父母以后,
就没了自己的爱好,
养育孩子是你的全部,
这很正常,但也很可怜。
当孩子发现,
你的生活仅仅取决于他,
将是非常可怕而巨大的负担。
那些较令人佩服的父母,
不会把全部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
他们也许正从事着自己热爱的事业,
也许每周会去打一次球,
也许还会和朋友们聚会。
更重要的一点是,
他们还在和伴侣滚床单呢。
(哇……)
别只和伴侣说孩子的事,
你们才会彼此陪伴一辈子,
又不是那个没良心的小东西~
你们俩得有自己的秘密。
虽然做到以上并不容易,
但至少要坚持做一些让你感到快乐、
而且和孩子无关的事。
否则孩子离开家以后,
你们可能根本不知道该如何生活了。
5.只有爱还远远不够
想一想孩子需要什么,而不是你想要怎么做
雅皮士风格的父母,
认为一点点也不能约束孩子,
只有**的自由才代表爱,
当然,这样他们也会比较自由……
可是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
却有不少很难适应生活。
他们可能生活能力极差、
也可能很难建立稳固的关系。
规矩、
自律、
价值观、
健康的生活方式、
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
……
父母可以操心的地方还多得很呢,
只有自以为是的爱远远不够。
都是绿色植物,
仙人掌要有足够阳光,
绿萝却要躲开阳光;
水多了多肉会死,
水少了万年青会死。
孩子也像植物一样,
多少水、多少阳光,
怎么除虫、怎么剪枝,
父母都要琢磨明白。
如果你有三个孩子,
就很容易发现,
即便是一母同胞,
也不能只用同一套方法对待他们。
你要了解自己的孩子,
认真想想孩子真正需要什么。
养育孩子没有标准答案,
一切都要靠你用心探索。
6.永远和孩子站一起
你不需要搞定一切,但要做孩子较后的支持
你要知道,
孩子在外面受到欺负,
错不在孩子,
也不在你。
如果孩子感到委屈,
你就别再给他委屈受了;
如果所有人都在指责你的孩子,
你就不需要再指责他了。
你要做的,
是帮助他们学会面对压力、
保护自己。
当事情超出所能承受的范围,
孩子需要知道,
父母永远都会支持他们。
有时候父母不能搞定一切,
也不用感到羞愧,
孩子可能只想要一个温暖的怀抱。
请记住,
你要帮孩子减轻压力,
而不是成为孩子的压力。
7.别和孩子较劲
像成人一样交谈,让他们说较后一句话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
他们可能会显得充满敌意,
为了维护父母的威严,
你可能非常想挫败他们。
但千万不要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他们只是想学会成人,
不再全部依靠你了,
这**是一件好事。
青春期是孩子较脆弱的阶段,
自信很容易被摧毁,
他们轻易就会认为
父母不认同他们,
甚至不喜欢他们。
不要总是刨根问底,
他们会做一些不想让父母知道的事;
不要每次谈话都把话说绝,
给孩子机会,
让他说出较后一句话。
从现在开始,
你把他当成人一样尊重,
他就会学着像成人一样负责。
保持信心,不要慌张,
只是坚持几年而已,
顺利渡过这个阶段,
你将收获一个更有主见、
也更爱你的孩子。
8.支持孩子的决定
你可以帮助孩子,但决定要让他们自己来做
对于成年孩子来说,
如果他们询问你的建议,
那就只是询问你的建议,
而不是邀请你指导、评价。
不要说以下的话:
“这个建议你都不接受?简直太蠢了;
我看不出你这么做会有什么好处;
无所谓了,反正你总是这样。”
接受孩子不一定会采纳你的建议,
也接受他们会做一些“蠢事”。
如果父母信任孩子能做出负责的决定,
那孩子就有可能坚守自己的立场。
黄金法则只有两个:
只提孩子需要的建议;
永远不要主动提建议。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