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哲学说:“焦虑是21世纪的底色”。
因为焦虑,我们有着远比前人更多的身心负担。比如,血压增高;视力的下降;困惑感和挫折感;判断力削弱;爱心和怜悯心丧失。
所以,如何化解焦虑,实际上是关系到每个人生活质量、身心健康乃至人生境界。
当一个人有着下面4个迹象时,暗示着TA正在远离焦虑的状态。
1.懂得管理欲望
我们每个人总有很多想要去完成的事情,我们把他叫做欲望,想要完成的事情越多,欲望的维度越广。
有的时候,我们要摆脱焦虑其实很简单,减少自己的欲望广度,在某一个时段,只专注于一件自己较感兴趣的事情。
在这个流行跨界斜杠的时代,人人都在突破自身,但是如果当你把自己仅有的精力要分给不同的事业,而每一份你都给予了很高的期待,都想要做到较好时,这件事情真的很难。
在人人都想要为自己多增加一些可能性的时候,适时地给自己做减法,也是减低自己焦虑的方法。
有时候我们要明白的是,做减法并不是降低我们各种发展的可能性,而是去接受我们不可能同时把什么事情都做到极致的现状。
因为通常时间和精力是具有排他性的竞品,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前提是,一定会全身心地浸泡在做这件事情的氛围中。
想要在不同的领域内同时都做到较好,很多时候只是为自己徒增焦虑。
管理好你的欲望维度,选择一次只把一件事情做好,这是一个人远离焦虑的第1个迹象。
2.释放你的抗焦虑电波
研究表明:
一个人在运动的过程中,当他把注意力放在路边风景或者身体的节奏上,就容易进入到一种冥思的状态。这时大脑会产生α波,使用从焦虑感中抽离出来。
这是一种简单却强有力的方法,通过刺激左右半球的血液循环来提升自己对快乐的感知能力。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般来说,运动10-20分钟,就够有效转移注意力,从而实现精神的放松与修复。
当然,这种可以对抗焦虑的方法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高度的自律。
人的身心其实就是一个小周天,不可能永远都是春光明媚。当你遭遇心灵的严冬时,不妨敞开心扉,投入到运动中去,同自然相亲近。就像血液循环一样,把焦虑的情绪排除干净。
哈佛大学讲师Tal曾指出,每周三次、每次三十分钟的体育锻炼,与较强劲的精神药物,有同样的效果。
所以,当你觉得焦躁不安的时候,放下手上的事物,去运动吧,去释放你的抗焦虑电波。
我们的身体和情绪本来就是身心合一、互相影响的。
在运动的过程中,去感受全身毛孔舒张开来的微妙感,去与你的每一个细胞对话,那些内心暗藏的压力,便随着呼吸和汗水一起释放。
身体舒展,心情豁达,这是一个远离焦虑的第2个迹象。
3.提升你的社交质感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管你是否愿意,大量的信息每天都蜂拥而至。
每天朋友圈刷一刷,满满的都是焦虑:
30多岁的女人再不保养,就要被老公抛弃了。
再不让孩子上国际幼儿园,就要输在起跑线上了。
转变思维、找准赛道、打开脑洞,否则你将会被这个时代抛弃了。
在我们每日接触到的人与事中,有70%以上的事情本身就是低质感的,而正是这些低质感的事情让我们变得焦虑不堪。
所以,与其将时间用于无用社交,在一大堆低质感的社交中变得焦虑,还不如真正去做一件真正喜欢的事情,并沉浸其中,享受时间带给你的复利。
放弃无用的社交,增加社交质感,这是一个人远离焦虑的第3个迹象。
4.降低你的消耗密度
一个健身的朋友,每天都追着教练问自己什么时候会出现效果,每次都在教练的规定动作外再加两倍,结果练得身体虚脱,肌肉拉伤,休养了一段时间后,也失去了健身的兴趣,再也没有去过健身房。
当我们特别地去关注事情的结果,就会去增加自己努力的密度,一味地只想要在较快的时间达到自己的目标,结局往往是用力过猛,过犹不及。
健身是这样,学习是这样,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高密度的输出,很快就会耗尽人的心力,太用劲的人,都很难走远。
所以,很多人的努力,只是让自己看上去很忙碌,他们缺乏坚持下去的耐心,缺乏持之以恒的动力,总是盯着远方的那个目标,常常变得焦虑不堪。
越是急着去达到想要的结果,就会逼自己用力太猛,在你瞬间发力之后,你便会失去坚持下去的耐力。
真正的努力,不是表面废寝忘食,内心焦虑崩溃,而是我们对一件事情投入了兴趣,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并且有时刻投入到其中的自控力。
真正的努力,是降低你的努力密度,延长你的努力长度,将努力变成自己的日常。用较强的行动力,用细水长流的坚持,投入我们的努力去实现他。
所以,一个人不再以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能够正确分解目标,这便是他远离焦虑的第4个迹象。
焦虑既是这个时代强加给我们的,更是我们自己的错误心态所导致的。
没有人天生是强者,也没有人从来不曾迷茫。
关键是,我们如何处理焦虑。
管理自己的欲望维度,通过运动释放自己的抗焦虑电波,放弃无用社交,降低消耗的密度,这四点是你告别焦虑的开始。
愿我们都能够一边克服焦虑,一边变革强大,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