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筑爱心理丨《和莎莫的500天》,你以为的戛然而

*作者丨王翔,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筑爱心理 实习咨询师

 

1
爱情里真的有所谓的天命真女,天命真子吗?《和莎莫的500天》却说,哪有什么命中注定,爱情,不过是一场又一场遇见与轮回。


傻气的汤姆,是个对爱情充满了期待与幻想的少年,从小对《毕业生》结尾的误读,给了他只有遇到命中注定唯一真爱,人生才能真正快乐的爱情观。


从小父母离异的莎莫,对爱情却抱着随来随走态度,就像对待自己的一头深色长发,可以留长后毫无知觉地剪掉。然而她聪明甜美,热情又充满了神秘,这样的女孩,仿佛注定会接受别人的爱慕。


汤姆在贺卡公司上班时认识了新来的女孩莎莫,一见钟情。在汤姆好友的助攻下,有了茶水间里,莎菲对汤姆的那一吻。莎莫说,不想要一段稳定的关系,已经无法自拔的汤姆答应了,他相信自己能打破莎莫心底的那墙。


于是他们成了一段非典型恋人,他们一起在草地上玩游戏,一起看电影,一起听音乐,一起在家具城扮演先生夫人……一切在汤姆看来,似乎都很美好,然而一年后,莎莫说,我们还是不要继续这样了,做朋友吧。


汤姆的世界从彩色褪变成了灰色,他消沉过,痛苦过,恨过自己爱过的关于莎莫的一切,质疑过自己曾经相信过的那些爱,命运,梦想,美好……他离开了在他眼里制造虚伪爱意的贺卡公司,努力画图,不断地去建筑公司寻找工作机会。


他与莎莫在同事的婚礼上意外的重逢,他们喝着酒,跳了舞,他差点以为莎莫就会回到自己身边,清醒过后,他才知道那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因为莎莫已经订婚。


最后,Tom在下一次的面试中,遇到了另外一个女孩……关于Summer的500天,到此结束,而新的爱情,将会展开。




2
这并不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却是有关爱的一课。


每时每刻,我们身边都有相似的情似的情节发生。A爱上B,B却没那么爱A,又或者,不是她不想要一段固定的关系,只是遇到你的时候,还不是时候,就像梁静茹唱的:“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


当年的汤姆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对他来说,和莎莫结束得太莫名其妙,可对莎莫来说呢?那次,莎莫将汤姆带回了自己的家,她依偎在他肩头,说着自己的心声。可汤姆还沉浸独享莎莫的喜悦中,他并没有真的听莎莫心声。


在一年多相处的时光,还有太多被汤姆忽视的事……对莎莫来说,和汤姆在一起或许是快乐,但也仅止于此了,而快乐,并不足以打破莎莫心里的那道墙。两人最后一次坐在那张长椅上时,莎莫回答了当初离开的原因——“我对你不确信。”



汤姆和莎莫对爱情的态度,及人格特质,或者说扮演的角色,从一开始就是不匹配,现实中也是如此,在爱情、婚姻中,每个人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我们可以把角色分为三大类,分别是:
P——父母
A——成人
C——孩子
三种角色,对应三种人格特质和三种需求。



  • 作为“父母”的P,他们习惯于承担责任,喜欢付与照顾他人,倾向于掌控全局,他们也更喜欢柔顺的,听话的人。所以,享受他们带来的温暖的同时,也要一起接受他们的掌控欲。

     
  • 作为“成人”的A,他们是独立而有主见的,崇尚自由,不喜欢控制别人,也不喜欢被别人控制,在经济上也更倾向于AA制。在亲密关系中,显得有些疏离,却有可能成为一起分担重担的伙伴。

     
  • 作为“孩子”的C,他们是任性而喜欢享受的,习惯于索取和依赖。没什么一定要坚持的主见,很多事对他们来说,都像一阵风吹过,来得快,去得也快。但他们可能会成为很玩的玩伴,一起创造甜美的回忆。


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优点和缺点,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仅有一面,又如何存在呢?



3
一段感情能否顺利走下去,有时候,一开始就注定了。匹配度太低的两个走在一起,难免伤痕累累。当这三种角色相遇,彼此的匹配度又怎么样呢?


  • PP相遇,往往“一山不容二虎”,婚姻如战场,都想争夺主导权。
  • PC相遇,一方习惯付出,一方习惯依赖,大哥哥和小妹妹,大姐姐与小弟弟的组合。
  • AC相遇,可以用一句来形容——李逵遇到了林妹妹,李逵不想承受林妹妹的依赖也不懂林妹妹的柔情,林妹妹也很难适应李逵的疏离。
  • AA相遇,同样崇尚独立与自由,都不给对方添太多麻烦,却少有交心的时刻,彼此的关系像室友多过像伴侣。


几种关系中,PCAA两种组合,双方的相处是比较和谐的。然而,再好的关系,一成不变,也会隐藏危机。


愿意付出的人,经年累月的不断付出后也会觉得不堪重负,就像《我的前半生》里的前夫哥。


向往自由的人,在某些时候,也会希望有人为他撑起一片天空,就像《和莎莫的500天里》的莎莫,当汤姆还在那些甜蜜而充满了孩子气的互动中越陷越深时,莎莫却渐生倦意。


4
一段良好的关系往往充满了弹性,就像一曲双人华尔兹,有时一方进一方退,有时一人主导一人盘旋,有时携手共进……



朋友小A就跳“华尔兹”的高手,她精通理财,先生擅长赚钱。平日,丈夫是家里赚钱的主力,而小A负责把拿回家的钱进一步升值,小A从不干涉先生如何赚钱,丈夫也相信小A理财的能力。在他们各自擅长的领域,他们扮演的角色都是P,小A说,这叫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办。


她和先生都喜欢驴行,先生擅长计划,这恰恰是她不擅长的,这时她便当起了甩手掌柜,听从先生安排,享受被照顾的感觉。偶尔,两人也会像两个孩子,一起“胡闹”一番,留下的,都是彩色的回忆……


小A把婚姻生活过得多姿多彩,可这样内心强大,充满了弹性的小A,也并非一天就练成的。


每个人刚来到这个世上时,都是孩子,依赖着身边的人。长大一点,我们会向往自由,会经历生命的美好,也会与那些黑暗的时刻不期而遇。随着成长,终于一天,我们会成长为内在能量充盈的P,学会付出与承担,学会爱自己,也爱别人。


三种角色,不仅存在伴侣关系中,也存在朋友、同事之间;不仅存在于与他人的关系,更存在于我们自己生命的长河中。现在的你,最常扮演的,又是哪个角色呢?


 


*本文为王翔老师原创文章,版权为作者本人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与我们联系。原创不易,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