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如何超越原生家庭

“因为爸妈,我不敢结婚”,如何超越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我们人生较大的限制。”

换作以前,一身宿命抗体的我压根就不信,直到遇到她。

 

颖芳,29岁,在大城市独自奋斗5年,在工作上小有成就,然而在爱情上,却像中了诅咒,结了三次婚,逢婚必离。

这是什么厄运?

 

后来才知道,她根本没有见过情侣间健康的吵架应该是怎样的。

每次父母吵架,吵着吵着父亲就开始动手,在她记忆中,不是锅碗瓢盆摔碎的响声,就是父亲打到母亲求饶的画面。

 

久而久之,在她的潜意识里,她认定男人都是暴力的。

在她往后的关系中,如果吵架对方不动手,只是回避她,她会持续刺激对方:“看你这样子,是想打我?”

如果对方一脸愤怒不想理她,她还会主动上前推搡对方,嘴里骂道:“你怎么这么窝囊?”

较后对方真的给了她一巴掌,她才会停止病态的行为,像看透了一切:你们男人果然就是这样!
没有见过健康的互动,所以总在重复父母的行动。

其实,也不是没有尝试过自救:

1.逃离父母,移居到别的城市,甚至出国

2.填报志愿时,悄悄填了心理学

3.努力赚钱,不断用物质弥补失去的安全感

4.参加救助贫困孩子的公益活动,但这辈子都不打算生孩子

……
可是,愤恨埋怨、逃避遗忘之后呢?


对父母,始终有一种矛盾的情感,一方面知道他们同样没有见识过爱,才会伤害自己。

另一方面,当听到“你跟你爸/妈真像”,心头忍不住哆嗦,怀疑走上了父母的老路。
所以,原生家庭自救是一条伪命题?
并不是。


里尔克说过:“我们所谓的命运是从我们体内走出来的,并不是从外边向我们身体里走进去。”
我们看过的书,走过的路,结识的人,闯过的祸,爱过的人都是我们的一部分,储存在我们的内在资源当中。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