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父母的焦虑

 预言灾难的技巧 

 

我发现有一类家长或老师拥有一项特殊技能——预言灾难,他们有办法预言未来的日子里将在孩子身上发生不好的事情。

 

咨询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访者为学习的事情而感到痛苦不堪,但他们并不是因为具体的某学科的学习问题而烦恼,而是在为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感到焦虑。

 

他们可能成绩非常好也可能非常糟,但他们焦虑的思路都是相似的:

 

“我月考没考好,我高考也很可能考不好。

高考考不好我将上不了好的大学,上不了好的大学我将找不到好的工作。

找不到好的工作我将买不起房,买不起车,我将没法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我的人生将会毁掉。”

 

或者可能是这样的想法:

 

“我月考考得不错,可是我整天担心会退步。

因为我知道自己已经非常努力在学习才勉强维持好成绩。

高考考不好我就上不了好的大学……

我的人生将会毁掉。”

 

我们发现两点有趣的事实是:

 

不管成绩好还是成绩差,他们都十分担心自己的人生将会被毁掉。

 

我们把中间的推断过程省略掉后,把他们的想法提炼一下,这个推断过程将会变成“我月考没考好,我的人生将会毁掉。”和“我月考考好了,我的人生将会被毁掉。”

 

我把这个现象称之为有趣,是因为这样的逻辑十分荒谬,但是学生却很难摆脱它。

 

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在这些学生的背后找到和他们同样焦虑的老师或者父母。

 

他们时常向孩子预言着灾难即将来临:

“现在不上大学还有什么用?”

“考不上大学将影响你的一生”

 

不管灾难预言的推理过程是否有因果逻辑关系、灾难发生的实际可能性有多高(难以验证,总有办法找出符合假设的事例,也能找到一大堆反例),只要我们提到了,仿佛结果只有两个可能性“人生被毁掉”和“人生没被毁掉”,两个可能性各占50%。

 

 恐吓制造的痛苦

 

小孩预言灾难的“本领”是从他身边无处不在的灾难预言家们身上学来的,我几乎可以在生活的各个角落碰到他们。

 

“不吃饭长不高,你以后都找不到老婆”

“书都读不好,你以后还能干好什么工作?”

 

现代的家长和老师们很擅长把这种具有轻微因果关系的事情夸大到好像将会对孩子未来人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实对孩子未来人生的影响力可能微乎其微)。

孩子如果认同了,他会因为感到恐惧而消除不良行为,孩子如果不认同了,他会坚持自己的不良行为来证明大人的错误预言。

 

哪怕孩子因为恐惧而消除了不良行为,我们可要衡量一下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是否“划算”。

 

不良行为是消失了,孩子却变得焦虑和恐惧,我们可能只是用一个更大的伤害去消除一个更小伤害,用一个长远的损失来换取短期的利益而已。

 

有的大人是想用预言灾难来恐吓孩子,让孩子感到害怕而做出符合大人期望的言行。可别忘了,恐吓除了可能给人带来恐惧,也可能带来反抗。

 

咨询室里有一类心中充满复仇欲火的来访者,他们有着类似的经历。

 

他们带着不服气,带着要证明给老师看的心态考上了我们学校,可这并没有让他们感到快乐。

 

他们只要在生活学习中稍有不顺心,就会想起老师对他们的灾难预言。

 

就开始怀疑自己所取得暂时些微的成就只是虚幻卑微的假象。

 

自己的人生根本就不可能取得较终真正的成功。

 

不管如何,他们毕竟是考上了重点高中。

 

也许是当年老师的“激将法”起了作用,也许不是,很难确定这样的做法是否对孩子考出好成绩有没有帮助,但可以确定的是这给他们带来了相当多且相当久的痛苦。

 

 

 焦虑井喷的年代

 

我们总担心未来会发生不好的事情,这也很可能跟我们所身处的文化有关。

 

东方文化更看重个人的勤奋努力,这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让我们的身边时常弥漫着焦虑感。

 

相对西方而言,我们也显得更保守谨慎,对危险的信息更敏感。

 

灾难预言不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擅长,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在听着大人们各种灾难的预言中长大。

 

如果你也是30几岁,虽然你我彼此不认识,但是我们很可能拥有共同的时代记忆。

 

现代人只是素质更高,不再像以前会提出荒谬可笑的预言,但本质上并没有区别,现代的灾难预言仍旧荒谬只是不那么可笑而已。

 

这种灾难预言在现代不仅是以往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信息时代这种荒谬的言论很容易在网络空间做到爆炸式的几何增长。

 

这是一个社会群体共同灾难预言的高潮,更像是社会群体焦虑情绪的集中宣泄。

 

我们可以客观地了解了在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事,那么接下来就要避免让自己成为一个非常擅长小题大做,非常擅长将微小细节编造成重大事故的灾难预言家。

 

在这个时刻,问自己一个问题将会有助于觉察这一点:

 

“孩子真的犯错了,那么后果有多严重?”

认真审视一下当下的损失,而非臆断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

 

仔细一琢磨:

 

李宏周五放学没有跟同学踢球踢到天黑回家,也就损失了一个下午放学的时间;

 

韩梅没有听妈妈的话,下雨天没有带伞出门,也就弄脏了一件衣服并没有感冒。

 

看,那些灾难只是来源于我们焦虑的想象,**而已。

------分隔线----------------------------